它們過去存在,存在于我們的視線左右,又逐漸消失,也許終將被歷史所遺忘!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汽車三角窗的“冷知識”。
三角窗有什么作用?
上世紀40年代左右,汽車空調系統落后,缺乏天窗設計,坐在燥熱的車內需要相當的勇氣,加上對行駛視野的高要求。于是,手動啟閉式前三角窗應運而生!
可能大家會有疑問,只要降低車窗就能達到透氣效果了啊!不過小編發現,當開口較小時,因坐姿角度和高度原因,風直往頭部吹來,花了心思弄好的發型被吹成殺馬特的感覺真心很不好!
小編有幸乘坐過大約20年前的五十鈴輕貨,這也是我們國內少有的裝配了手動啟閉式三角窗的車型。
在炎炎夏日里帶來絲絲涼意的同時,因其較好的密封性,冬天也能將嚴寒阻隔在車廂之外。
三角窗為什么會被淘汰?
60年代之后,隨著空調和天窗設計的進步,手動啟閉式三角窗逐漸淡出了人們視線。
畢竟,三角窗這多出來的支架還是會破壞美感的,而且現代汽車A柱結構設計的更加合理,足夠的前車窗開口空間,因此前三角窗以很快的速度消亡著。
現代三角窗的設計思路現代汽車的前門車窗設計竟大同小異,沒有太多操作空間了。通常我們很難辨認出來,不信,看圖。
而我們把后門車窗的局部,也就是C柱的位置截出來時,相信大家就很輕易地對上號了。
圖1是著名的“霍夫邁斯特拐角”了,是BMW從1961年起延續至今的一個經典設計元素,這一拐角讓車輛看起來更具運動性。
圖2是由三角形構成的穩重大氣之風,看得出是奧迪A6。
圖3取自奔馳C級,單看C柱這個部位,家族特征詮釋地并不明顯。
圖4很好辨認了,Q50。是英菲尼迪號稱“新月形”C柱的家族特征。
為什么在視覺上,前、后三角窗區域的可識別度差異會這么大?
原因在于,一輛車是穩重、運動、硬派還是優雅,重中之重就是C柱這一小塊面積。對于C柱位置分縫線的處理,C柱這個收尾的地方,給了設計師們發揮想象力的空間。
然而,當今也不乏一些優秀的前三角窗設計案例。小編很喜歡雪鐵龍C4 PICASSO的前三角窗設計,它在極大程度上減小了轉向時的A柱遮擋死角,提高了行車安全性。配合延伸至頭頂上方的前風擋玻璃,視野爽翻,值得稱贊!
后三角窗增加采光需求的同時,也有出于裝飾性(使車輛側視看上去更加優雅、流暢)和功能性(門把手融入式設計)的設計考慮,典型的例子有XR-V。
采用密封條套在玻璃上的安裝方式,可以適當降低后活動窗的制造難度,玻璃的尺寸被后三角窗分去一部分,這樣玻璃在升降的時候會更加平穩。
加長是中國車市一直繞不開的話題,為了獲得更大的后座進出空間,某些車型會針對市場需求,取消原來的后三角窗的車身立柱,將三角窗融入車門中,這也無形中加大了車門的寬度,在狹窄空間中造成一定的開啟困難。
2016款E級較2015款E級,可以看見三角窗從車門移到了C柱上,雖然減小了進出車輛時的空間,卻保證了一定的整體剛度和強度。
車窗該怎么貼膜?
現在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新車之后,都會給各自的愛車貼膜。車窗貼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玻璃的強度,隔絕紫外線,保持車內溫度,以及滿足了消費者對于隱私保護的需求。
針對三角窗貼膜問題,出于安全層面考慮,主駕和副駕的位置必須要保留出三角窗的位置。
最后是小智的溫馨提示:“情急之下,寧可砸門上的大玻璃,也別砸后三角窗!”一來,后三角窗即使砸了,你也不能從這里鉆出去,二來其更換成本非常之高昂!
總結
原來三角窗的設計如此重要,也非常復雜,兼顧到汽車視野,采光通風,還要考慮整體美觀度。需要設計和工程仔細考究,可能比三角函數還要難!
責任編輯:鄭梅欽
- 翔安大道現汽車版“小貞子” 熊孩子探頭出天窗2016-09-06
- 南安一轎車半夜墜河 帥氣男天窗拉出司機2016-08-29
- 最新車市新聞 頻道推薦
-
售價區間6.58-8.49萬元 東風啟辰M50V正式上市2017-04-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