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74和M270引擎,想必是奔馳旗下最吃香的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了。借著模塊化的概念,梅賽德斯將這兩款引擎搭載于多臺市售車型中,從A class、B class、C class到E class,它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
這兩款發表于2011年的引擎,其目的是繼任奔馳之前使用的M266和M271引擎,當然,隨后這兩款引擎也被M 254和M 260/M 264引擎取代。而搭載于MRA模塊化平臺的M274引擎,其實只是M270引擎的縱置平臺版本。
圖中分別為M274和M270
除去橫置、縱置布局的區別,M274和M270又分為1.6L和2.0L兩種排量,再進一步細分為高功率和低功率不同調校,其中高功率版本輸出為155kW(211PS)/5500rpm、350Nm/1200-4000rpm,低功率版本輸出為135kW(184PS)/5500rpm、300Nm/1200-4000rpm。
其中,由北京奔馳生產的2.0L M274引擎,還搭載于東風英菲尼迪Q50L車型上。
M274(以及M270,下同)引擎使用了全鋁結構的缸體和缸蓋,搭配鑄造的空心曲軸,鏈條驅動的雙頂置凸輪軸布局;其中,每缸配四氣門,并帶有進、排氣凸輪軸可變正時機構。
同時,它還配備了奔馳第三代缸內汽油直噴技術——BlueDRIECT,這也是該技術第一次應用于奔馳自家的4缸機上。依靠該技術,M274能夠在一個沖程內進行5次噴油,而火花塞同樣可以在1秒內四次釋放火花,配合經過優化的進氣,M274的燃燒效率和廢氣清潔性都有較大幅度提升。
而1.6L的引擎還擁有奔馳的“Camtronic”系統,該系統能在部分工況下使用較小的進氣凸輪,以獲得更高的進氣歧管壓力。引擎則由三段式負載變化來控制:
低負載下,由節氣門開度來控制空氣流速。
中負載時,節氣門完全打開,氣缸充氣效率由進氣凸輪軸決定。
高負載狀態,則依靠渦輪提高進氣歧管壓力,以提高氣缸的充氣效率。
為了讓引擎擁有更好的響應,M274所搭載渦輪轉子也經過輕量化設計,以追求更低的轉動慣量。這使得它在1200rpm時就可以輸出峰值扭矩,并將扭矩一直保持至4000rpm。此外,Lanchester平衡軸、可變排量機油泵等技術的應用,使M274在機械上更加完善。
而熟悉AMG車型的朋友,或許都感覺M270的外部尺寸、缸徑(83.0mm)、活塞行程(92.0mm)等數據似曾相識。的確,搭載于A45 AMG上的那款M133引擎,為了能流用上諸如啟動機、發電機一類的現成零件,在設計上參考了M270,但活塞、連桿、曲軸、凸輪軸等部件卻是無法流用的。
容從容點評:
說起市面上的2.0T發動機,奔馳的M274絕對是我最喜歡的一臺。并不是說這臺發動機的輸出有多么的強悍、改裝潛力有多強,而是因為M274絕對是市面上NVH表現最好的四缸機器。得益于蘭徹斯特(Lanchester)平衡器代替了老舊的雙反轉平衡軸,發動機的運轉簡直就是絲絲柔滑。
圖為M270,即橫置平臺的M274
其次M274的科技含量非常的高,第三代BlueDIRECT缸內直噴技術能實現單次行程中多次噴射,低慣量的渦輪實現了發動機在1200rpm就能把所有扭矩全部傾出,最高功率版本的245hp的最大馬力輸出以及370Nm的峰值扭矩調得還是有點保守。按照我們車道工作室的一些經驗,梅賽德斯發動機的硬件支撐是很到位的,在原廠的條件下,M274的極限是要比寶馬的N20要高出那么一丁點的;只要你舍得,配合一些特調程序,弄個300hp還是比較輕松的。
責任編輯:鄭梅欽
- 微軟DX12集成Havok物理引擎:不用PhysX照樣加速2017-05-02
- 超極飛行汽車升空:36臺引擎!時速300km2017-04-25
- 暴雪第一人稱神秘大作首曝光:全新引擎2017-04-10
- 梅賽德斯-AMG GT S限量版國內上市 售196.8萬2017-02-22
- 2017年正式亮相 AMG GT家族將添新成員2016-11-29
- 梅賽德斯奔馳新一代B-class 明年國產或售20萬起2016-11-28
- 更加奢華 梅賽德斯-邁巴赫S 650敞篷版實車發布2016-11-17
- 堅持自主創新 用好互聯網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 2016-11-14
- 完善基礎配套 連江投30多億打造招商“新引擎”2016-11-08
- SpaceX公司首次測試Raptor火箭引擎 計劃用于火星考察2016-09-27
- 最新車市新聞 頻道推薦
-
剎車準備“生病”的征兆!發現了最好立即停車2017-05-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