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受病貓傳染:
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帶菌的貓是一種威脅很大的傳染病源,而貓的糞便則是這種惡性傳染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據有關資料顯示,在英國,由于準媽媽親近貓給嬰兒造成不良后果的,約占染病準媽媽的40%,每年約有500名嬰兒被貓所害。
基因突變:
畸形兒產生的內因主要來自遺傳因素,這是由來自父母親的遺傳物質的異常而造成的。人體內的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上。通常染色體是穩定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如放射線、藥物、疾病,被污染的水、空氣等),染色體的數目、結構可發生異常,而染色體上的一個或多個基因(決定遺傳性狀的功能單位)發生了突變,則可造成畸胎。
近親結婚:
某些遺傳性疾病,致病基因是隱性的,只有當夫婦雙方都攜帶這種隱性基因且結合時,后代才明顯發病。非近親婚配時,兩個相同致病基因互相遇合而引起發病的可能性較低,而近親結婚的夫婦,由于他們的基因來自同一祖先,雙方攜帶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明顯大于一般群體,子女中某些遺傳性疾病的發病率就遠遠高于非近親結婚者所生的孩子,因此近親之間應禁止通婚。
如何避免胎兒畸形?
產前檢查和遺傳咨詢
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準媽媽,在懷孕4~6個月時,都應進行產前檢查和遺傳咨詢,并進行相關的產前診斷:
年齡在35歲以上的準媽媽。因卵子老化,染色體容易發生突變,產生胎兒先天性畸形或先天愚型兒的危險性較大。
曾生過無腦兒、脊柱裂或其他畸形胎兒的準媽媽,再次懷孕后,應進行產前檢查和遺傳咨詢。因為她們再次生育同類異常孩子的危險性較一般準媽媽高得多。有習慣性流產、多次胎死宮內的準媽媽再次懷孕后,要進行相關項目檢查。因為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由夫婦一方或雙方染色體異常引起的,再次懷孕,仍可出現畸胎。
家族中有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的準媽媽,或準媽媽本人曾生育過代謝性疾病患兒。孕期應做產前檢查和遺傳咨詢。
夫婦雙方均為同一種地中海貧血患者。
懷孕早期,曾患過風疹、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等病毒感染的準媽媽。因易感染給胎兒發生畸形,皆應作相關的檢查。
孕前及孕期飼養寵物并經常接觸寵物的準媽媽。寵物,尤其是貓,是弓形體病的傳染源。準媽媽感染后生下的嬰兒可能患有腦積水、腦鈣化、先天性失明等畸形。
孕早期曾服用可能致胎兒畸形的藥物,或接受過放射線診斷或治療的準媽媽。都要進行產前檢查和遺傳咨詢,并進行相關產前診斷。
準媽媽和準爸爸都做孕前體檢
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不是從卵子受精開始,而是從母親卵子和父親精子生成之初就開始了。為確保卵子和精子的健康,準父母要進行孕前體檢,現在很多家庭能做到準媽媽體檢,但對準爸爸的體檢還認識不足。孕前檢查要讓醫生了解雙方家族生育情況,檢查雙方是否有遺傳疾病和傳染病、性病等,如有這些疾病要暫緩懷孕。
準爸爸、媽媽至少戒煙、戒酒半年左右再懷孕
為了寶寶的健康,準爸爸、準媽媽都應至少戒煙、酒半年左右再懷孕。尼古丁會增加精子畸形幾率,也影響卵子質量;酗酒會使精子畸形的比例達到70%。準爸爸還要遠離高溫、電磁輻射、噪音、汽油等容易使精子畸形的環境,避免接觸硫酸、二甲苯等揮發性氣體。此外,葉酸的缺乏可能造成胎兒神經管畸形,父母雙方在懷孕前3個月都應補充葉酸,準媽媽還應在婚后及時注射風疹疫苗,并在注射3個月后懷孕,服避孕藥的準媽媽最好停藥3個月后再懷孕。
謹慎渡過早孕期
對準媽媽和胎兒來說,孕期前3個月是最重要的,準媽媽要盡量遠離可能有污染的環境,避免接觸農藥、藥物,減少和電腦、手機等輻射性物體的接觸時間,尤其是一天8個小時離不開電腦的工作最好不要再繼續。
懷孕期間保持愉快的情緒非常重要,尤其在懷孕前三個月,由于妊娠反應,很多準媽媽會產生恐懼焦慮,這時抱定“懷孕反應是正常現象”的信念有助克服緊張心理,對胎兒成長也有利。
懷孕3個月內胚胎開始形成神經系統的雛形,準媽媽要繼續補充葉酸。
此外,孕期前3個月用藥尤其需要注意。藥品的安全性被劃成幾類:A類是很安全的藥物,像維生素和一些營養藥物;B類是相對安全的藥物,像青霉素,但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不能自己隨便使用;C類藥物有輕微致畸作用,像抗甲狀腺病、糖尿病的藥物,某些抗生素,治療不孕癥、腦垂體瘤的藥物等;D類是有嚴重致畸作用的藥物,像氯霉素、抗腫瘤藥等,準媽媽不能服用。如果準媽媽需要服藥又拿不準主意時,一定要先咨詢醫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