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療法收到奇效
妞妞吃母乳期間大便一直正常,每天兩三次,不干也不稀。出乎意料的是,1歲半左右斷奶后,好景就不在了,吃了牛奶、米粥后常常不能順利排便,輕者解便費力,重者不得不動用肥皂條甚至開塞露。后來,我去請教一位老中醫學了2招:一是按摩,二是喝蜂蜜水。于是,每天早上我和妻子輪流給妞妞做按摩,主要是輕柔地反復揉摸小腹,然后喂1杯溫水加蜂蜜。另外,平時多喂幾次溫開水,并督促她定時蹲便盆。如此持續了2個星期后,妞妞的便秘大大減輕,以后再也沒有為她的大便問題操過心了。(丁兆,男,28歲,公務員)
醫師點評
按摩防治便秘確有良效,但只適合于功能性便秘的患兒。手法是:讓小孩4個手指并攏,獲得從食指到小指的寬度(厘米數),即為一個測量單位。再確定按摩點。按摩點有3對:第一對位于肚臍左右各一個測量單位、每側再加0.5厘米處;第二對在左右手外側,從腕關節彎曲處中部順著胳膊肘方向,向上一個測量單位處;第三對在腳部,先在左右腳內側找到突出的踝骨,向上一個測量單位即是。每天按摩至少1次,或者飯前30分鐘,或飯后1小時,用食指或中指順時針按摩,每對按摩點持續20秒,一般2~3周便后見效。
蜂蜜因含有蜂蠟,也有一定的軟便、通便作用。每次30毫升,溫開水沖服。不過,1周歲內的嬰兒不宜服用,因為此時寶寶腸道內尚未建立起正常的菌群關系,可因蜂蜜中的肉毒桿菌污染而導致中毒。如果寶寶不能喝蜂蜜水,堅持每天早晨空腹飲溫鹽水1小杯也可以。
不要隨意使用土方
有一次孩子出現便秘,3天多未拉臭臭。我媽媽說了一個土方——喝麻油,并說她自己試用過,效果不錯。我當時也是病急亂投醫,急急忙忙倒出大約50毫升麻油,加一些溫開水就給孩子灌了下去。沒想到10多分鐘就“見效”了——孩子開始拉稀,而且一拉不止,整整一個上午差不多都有稀便排出來,后來排出的則是水多糞少,孩子的臉色變差,精神也越來越不好。結果,醫生說是服麻油惹的禍,誘發了腹瀉,引起了脫水、酸中毒,需要掛鹽水針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都說“土方治大病”,我看改成“土方致大病”還差不多,這個教訓會讓我終身不忘。(宮曉薇,女,25歲,設計師)
醫師點評
宮女士的“前車之鑒”的確值得年輕父母警惕,由于小兒的胃腸特別脆弱,大人用的土方不能搬到孩子身上。那么,遇到宮女士那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不妨試用以下辦法:
*熱水浸浴法。盛一盆熱水(水溫適度),抱住嬰兒兩腿,讓其臀后部分浸入水中,持續2分鐘后抱出,休息2分半鐘再次浸入水中,如此重復數次。
*開塞露通便法。讓寶寶取左側臥位,將開塞露尖端剪開或剪去頂端并修剪光滑,先擠出少量藥液潤滑開塞露頂端及肛緣,然后輕輕插入肛門,用力擠壓塑料殼后端,使藥液全部注入肛門內,然后退出空殼扔掉。隨后讓小兒盡量保留藥液,到了實在不能忍受時再排便(一般要求能保留10分鐘左右),即能達到通便的目的。
*肥皂條通便法。將普通肥皂削成圓錐形(底部直徑1厘米左右,長3厘米左右),蘸少許溫開水后輕輕插入肛門內,由于肥皂的化學性和機械性刺激使腸蠕動增加、潤滑腸壁而引起自動排便。不過,有肛門黏膜潰瘍、肛裂者不宜使用此法。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有些家長忍不住用手摳糞塊,請一定要小心,只能用小手指,涂點凡士林潤滑劑后再操作,以免損傷孩子的肛門皮膚及肛門括約肌。另外,嬰幼兒不可像成人那樣隨意服用瀉藥,因為瀉藥有招致腸套疊的危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