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突遭犬襲
“當時看孩子睡熟了,我們就出門了,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昨天下午,母親李女士(化姓)正照看著半邊臉上裹纏了紗布的女兒菁菁,孩子躺在粉色襁褓里,間或還有斷斷續續的哭聲傳出。回想起事發當天的情形,李女士現在還是驚魂未定。她介紹,自己和丈夫從外地來海門打工,從事大棚種植行業,今年已經是第三個年頭。菁菁是今年2月出生的,現在才兩個月大。事發當天早上9點多,李女士夫妻倆給孩子喂了點牛奶后,惦記著干活,就匆匆忙忙出門了。
但在干活時,李女士總是想著獨自睡在臥室中的女兒。十多分鐘后,她跟丈夫打了聲招呼,便趕緊回了家。剛一進門,她就看到一只白色小狗沖了出來,滿嘴都是鮮血。見此情形,李女士當即心里“咯噔”一下,顧不上這只兇性大發的惡犬,便跑進了里面的臥室里。
“當時我都嚇昏了,孩子臉朝下趴在地上,滿臉是血,地上也流了一灘血。”李女士抱起孩子就跑出了家門,找到還在干活的丈夫,夫妻倆一起將孩子送到了海門當地的一家醫院。但因傷情嚴重,菁菁隨后便被轉到了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
還沒度過危險期
“這是我遇到的年齡最小,傷情最重的狗咬傷患者。”市三院燒傷整形美容病區床位醫生孫記燕說,當時被送醫時,菁菁半邊臉已嚴重毀容,尤以右眼受傷最重,下眼瞼全部撕裂,眼結膜被完全咬爛,眼睛已經無法睜開,其狀慘不忍睹。
隨后,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為孩子注射了抗狂犬病毒血清和狂犬疫苗,并定時為創面沖洗、換藥,進行清創消毒。入院后,菁菁一度高燒達39℃以上,目前仍處于狗咬傷后的高危期。“如果患兒能平安度過這段危險期,我們計劃接下來為其做進一步的美容整復手術,但考慮到患兒的年齡和傷情,手術無疑將困難重重。”孫醫生說。
嬰兒需要全天監護
春夏時節是狗咬傷的頻發期,近年來狗咬傷事件愈演愈烈,平均每天來院急診中心就診的狗咬傷患者達10余人,最多的時候有20余人。被咬傷部位遍布全身各處,大多患者創面破損嚴重,治療難度大。南通市三院燒傷整形美容科主任趙賢忠表示。
“到了春夏天,穿的衣服少了,狗只對人裸露在外的皮膚有攻擊欲望。女孩子穿著短裙短褲,也要注意防范。”趙主任也提醒,要加強對孩子的監護力度,對嬰幼兒更應做到全天監護,尤其是在農村、鄉鎮等自建房屋及其他開放性的居住環境,更是要格外注意。“狗、貓等寵物應合法、科學飼養,定期體檢和注射疫苗。出門時,主人應用遛狗繩拴住,防止傷人;流浪的狗、貓等小動物在大街小巷亂竄,不僅危險,更是病菌的傳播載體。”趙主任也借此呼吁,希望有關部門能探討建立有效的監管和圈養機制,提升城市文明。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