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昌勝一家人圍在小寶寶旁,其樂融融
1月3日,在市人民醫院產科病房里,一名可愛的小寶寶正躺在嬰兒床上,嘟著小嘴巴,吐著舌頭。旁邊,3歲的哥哥欣喜地打量著弟弟,不時摸摸他的小手。記者了解到,這是2016年國家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該醫院出生的首個“二寶”。
1月1日19時22分,市人民醫院產科手術室內,傳出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名2.6公斤的男嬰順產出生。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人圍著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高興得合不攏嘴。
小寶寶的爸爸岳昌勝今年37歲,家住城西街道大岳家村,在安哥拉從事建筑工作十余年。“我是去年12月25日從國外趕回榮成的。已經有4年沒回家了。”岳昌勝說,他和妻子劉麗云已經有一個可愛的兒子,3歲多了;二孩是計劃外的。去年年初,妻子去安哥拉看望岳昌勝,4月份發現意外有了身孕。由于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夫妻倆起初并沒有考慮再要一個孩子。兩人為此糾結許久,最后還是一致決定留下來,妻子提前回國待產。“既然有了,就是一種緣分。”權衡再三后,一家人甚至做好了繳納社會撫養費的準備。
這兩天,看著剛出生的孩子,大人們始終笑容滿面。最高興莫過于小寶寶的奶奶王淑玉。“兒媳婦好樣兒的,小孫子也爭氣,正好趕在元旦這個好日子出生。”王淑玉說,兒媳婦的預產期是1月3日,早幾天晚幾天生都很正常。從預產期前10天開始,一家人生怕孩子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前出生,因此每天都很緊張,“希望兒媳婦能挺到元旦再生,之前真有點度日如年的感覺。”王淑玉說,去年12月30日,一家人陪著兒媳婦提前住進醫院。第二天,從早晨一直到晚上,她一有時間就盯著鐘表看,直到指針走到23時59分,王淑玉心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孩子是1月1日20時從產房抱出來的,是一名健康的男嬰。“沒想到剛好趕上國家全面實施二孩政策,也省去了我們很多麻煩。之前不符合政策,都不敢讓太多人知道兒媳懷孕,現在可以高高興興地給親朋好友報喜了。”王淑玉說。
記者了解到,這個二寶的乳名也起好了,叫“十萬”。這可是有根據的,王淑玉說,二寶很爭氣,趕上國家二孩政策實施第一天出生,給他爸爸省了一大筆錢,否則就得交數萬元的罰款了,因此家里人給他起名叫“十萬”。
一家人也意識到,多了一個孩子,在經濟上也會承擔更大壓力,但他們早就想好了,就算自己苦點累點,也要把兩個孩子帶好。“跟他們帶來的喜悅相比,這些又算什么呢?”岳昌勝說。
新年第一天 兩名二孩來“報道”
新年當天迎接寶寶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莫大的歡喜。記者從市區各助產定點醫院了解到,當天有11個家庭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元旦寶寶,其中,有兩個寶寶為二孩。
目前,榮成市有市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石島人民醫院、第三人民醫院等5家助產定點醫療機構。為了給準媽媽提供良好的服務,迎接元旦寶寶的誕生,市區各醫院的產科醫務人員都放棄休息時間,輪流堅守崗位。當天全市共迎來元旦寶寶11個。其中,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各有1名二孩出生。
去年12月27日,《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獲得通過,并于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這意味著“全面二孩”政策元旦正式落地,元旦后生育二孩都屬合法。“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生育高潮是否會馬上到來?“就目前的門診及咨詢情況來看,想盡快落實生育二孩的夫妻并不多。”市人民醫院產科相關負責人說,迫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壓力,一部分人在糾結要不要生二孩,而想生育二孩的夫妻希望調理好身體再備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