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母親不同意買貴的新手機,女兒竟當著眾人的面掏出包里的水果刀捅向年邁的母親。這樣的事情竟然真的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更令人心寒的是,看著受傷的母親,女兒竟在一旁冷笑,品格實在低劣。且不說孝敬父母是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懂得感恩是每個人必備的品格。由此可見,品格教育實在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品格?
1.將關心他人列為重點
父母通常優先關注孩子們的成就和幸福而不是關懷他人的能力。但是孩子們需要平衡自己的需求同他人的需求,無論在球隊中傳球還是為小伙伴的打抱不平,這種需求的平衡都是不可或缺的。
孩子們需要認同父母的教育,即認可關懷他人應當處于最優先的位置上。這種教育方式在很大一部分上依賴于父母對孩子的道德標準的高期待,比如提倡他們主動承認錯誤,即使這會使孩子們感到難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孩子決定退出一個體育隊,樂隊,或者結束一段友情之前,我們應該問問孩子在這個團隊中或者在這段友誼中應盡的義務是什么,并鼓勵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的退出。
2.為孩子提供關心和感恩的機會
要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永遠不晚,但善良從來都不是不勞而獲的。孩子們需要練習關心他人并且學會對那些關心他們的人以及為別人的生活付出了的人感恩。研究表明,那些擁有表達感恩的人更可能變得有幫助,慷慨,有熱情,寬容——而且他們也更可能變得幸福與健康。
學習關懷就行學習一項體育運動或者一種樂器。每天都要重復:無論是在作業中幫助同學,或是在房子周圍散步,亦或有一個班級合作的任務。使表達關懷變成第二本能,發展并且磨礪孩子們關懷他人的能力。同樣的,學習感恩也需要這樣一種重復。
3.擴大孩子的關心范圍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關心由他們的朋友和親人組成的小圈子里的人。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幫助我們的孩子學會關心那個圈子之外的人,比如班上新來的孩子,或者一些不說同一種語言的孩子,學校的監管人或者是居住在偏遠鄉村的一些人
孩子們需要通過認真聆聽和參與這些即時的圈子來參與進來,又需要從宏觀上和不同的角度看待那些每天同他們交流的人,甚至包括那些很脆弱的人。
他們也需要考慮他們的一些決定,比如退掉體育隊或者樂隊,會影響和傷害到團隊中其他不同的成員。尤其在我們當下全球化更深刻的時代中,孩子們需要關心那些生活在不同環境與文化當中的人。
4.成為一個形象鮮明的道德模范和良師益友
孩子們通過觀察他們崇拜的人的行為來學習道德價值。他們也通過考慮大人之間的道德窘境來學習道德價值。舉個例子“當我最好的朋友不喜歡我的新鄰居時,我應該邀請他來我的生日聚會嗎?”
成為一個道德模范和良師益友我們需要展示我們的誠實,無畏,以及對他人的關心。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完美。為了使我們的孩子們尊敬和信任我們,我們需要去承認我們的錯誤和瑕疵。我們也需要去尊重孩子們的想法,傾聽他們的觀點,并向他們表明我們希望他們怎樣去鼓勵別人。
5.在處理消極情緒的問題上引導你的孩子
通常,憤怒、羞恥、季度和其他消極情緒常常壓倒關心他人的能力。
我們要讓孩子們明白,雖然有任何情緒都是情理之中的,但是一些處理情緒的方法是沒有幫助的。孩子們需要我們提供有效的方法去調理這些情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