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4名山東少年因洗澡不慎掉入濟廣高速曹縣服務區魚塘中央的深坑溺亡;
6月10日,江西一13歲的女孩掉入水庫,其17歲的姐姐和74歲的奶奶施救,最終三人均溺亡;
6月10日,廣東省揭陽市6名高三畢業生高考后到當地一水庫玩水,4人不慎溺亡。
每年夏季都會接二連三地發生孩子溺水悲劇,尤其暑期將要來臨,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如何避免溺水事件發生呢?筆者建議要做好以下五點。
孩子要懂得安全防范和自救方法告訴孩子要牢記學校老師和家長的教育,不私自到危險的水域游泳;對于在無安全設施、無安全保障水域游泳的小伙伴要及時給予善意的提醒,如提醒遇阻可以告知其家長或水域管理者,避免小伙伴出現溺水意外。如不會游泳而意外落水,不要慌亂掙扎,可以迅速采取簡便自救方式:仰起頭口向上,雙手放水下不亂動,處于半漂浮的狀態,一般口鼻會露出水面,均勻呼吸,在保持身體平衡后可用手在水下緩慢向后劃動。
學校要注重教育方式和急救技能 校方要以具體案例、圖片視頻、事件模擬等方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力求入腦入心,讓孩子意識到遠離危險水域的重要意義,懂得珍惜生命,并進而內化為孩子們的自覺意識和本能行動。在周末假期要做好與家長的對接,減少學生到危險水域的可能。條件允許的話,學校可以開設游泳課,并教授孩子在水中遇險的急救技能。
父母要做好日常監督和教育引導監督孩子的日常行為,及時了解孩子的外出動向,引導孩子到安全的區域內玩耍嬉鬧。對于孩子要到野外水域游玩的要求及時給予制止,闡明在危險水域活動的風險。如條件允許,可以帶孩子到安全措施較好的水上樂園或游泳池,滿足孩子快樂戲水的需求。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市農民工子女,作為看護人要引起高度重視,不能因為工作或者生活的忙碌,而疏于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
管理部門要加強管理和完善制度 對于危險水域應設置足夠的安全提示牌,溺水事故高發區域可以構建安全隔離網,加強人力巡查,遇到有涉水的孩童應加強警示教育。對于孩子集中的村鎮,可以考慮建立簡易的天然游泳池,派專人進行管理。健全水上搜救獎勵制度,增加水上救護裝備,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水上救助作業,成立水上搜尋救助志愿者隊伍。對于危險水域較多的地方,相關部門應完善水上搜救方案,定期舉行應急演練。面向靠近水域的群眾開展如心肺復蘇等常見的搶救技能,使首先遇到的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展開搶救。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