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觀色 知曉孩子的痛
家長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小兒肚子不舒服就只會哭,但永遠不會告訴你他肚子痛,這時,家長就顯得束手無策了,為此,醫生向家長支了兩招,察言觀色,讓你知曉孩子的痛:一個是大便的次數增加,另外一個是大便的性狀。醫生說,對于新生兒,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大便的次數5次以內為正常,如果是吃配方奶粉的,大便的次數3次以內為正常。另外,小兒的大便正常的性狀為不成型,呈糊狀,淡黃色。醫生特意指出,如果小孩的大便帶血絲就要特別注意了,因為那很可能是因為小孩的腸胃被細菌感染了,這時就要及時帶小孩看醫生了。
夏季頻腹瀉 細菌惹的禍
造成小兒腹瀉的原因有幾種:
第一種是過敏,有些新生兒對奶里面的蛋白有耐受性和過敏,這就導致了腹瀉,要注意,這種腹瀉的時間會很長,一般為兩周以上,嚴重者甚至一到兩個月。
第二種是因為一些致病的因素導致腸胃的應激反射,這種情況更多出現在新生兒,他們對致病因子的反應首先出現在胃腸道。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吃了不潔的食物,小孩的胃腸道受到細菌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更多出現在夏季腹瀉,而病毒感染則更多出現在秋季腹瀉,。
造成小兒腹瀉的原因有這么多種,所以,我們在治療上也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要有個體化的概念,診療要有針對性。例如,有些小孩因為飲食不合適導致腹瀉的,例如飲食的量不合適,這種情況,我們就不開方處藥了,我們會教育家長從喂養的方法入手,調整喂養的量,喂養的時間,爭取按頓吃,方法調好了,小孩的腸胃就會好起來。
還有一些情況,小孩對奶里的蛋白過敏而造成的腹瀉,那么也不用開方處藥,只要換成適合的配方奶,減少過敏的可能,這樣小兒的腹瀉就會好了。
不能濫用抗生素和止瀉藥
在夏季如果是細菌引起的腹瀉,我們往往需要用藥,但絕對不是濫用抗生素。對于抗生素我們是絕對不提倡亂用的,只是小孩拉的是粘液血便,而且還發燒了,醫生診斷為侵嗜菌感染,我們才會用抗生素。
抗生素并不是萬能,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對于小兒腹瀉使用抗生素,副作用還是顯而易見的,第一,抗生素會把小孩腸道里的益生菌殺死了。益生菌有助于小兒維生素的吸收,如果小兒的益生菌被抗生素殺死,那么這將會影響小兒維生素的攝入。另外,益生菌會在腸道里面形成一層菌膜屏障,對腸道有保護作用,抵御外來細菌和病原體的副作用,抗生素會把這層菌膜屏障給破壞掉。更甚者,會出現抗生素性的腹瀉。另外,濫用抗生素,會讓病原體產生耐藥結構,這樣的病原體就不再害怕抗生素了,最后導致所有抗生素失效,以后沒有抗生素可用。
還必須提醒家長另外一個誤區,發現家里的小孩一拉肚子緊張不得了,馬上喂孩子思密達這類止瀉藥,這也是有誤的。我們也不提倡濫用止瀉藥,止瀉藥只能治標不治本。我們要清楚人體很多疾病性的癥狀其實是機體保護性的反射行為,就好像夏季細菌引起的小孩拉肚子,當小孩受到細菌的侵害,人體就會反射性的腹瀉,把毒素拉出來,這是機體保護性的行為。
小兒飲食“無糖少鹽”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事項,第一是喂養,吃什么,怎么吃,我崇尚的就是“無糖少鹽”原則。對于糖塊,冷凍的汽水和冰激凌盡量少吃,小孩吃了這些食物,很容易肚子脹,就會影響腸道的蠕動,腸胃就亂套了。4到10歲的小孩的腸胃是最容易紊亂的。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