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6大關鍵詞
關鍵詞1、胎頭入盆
如果胎頭的達到孕媽媽的盆腔入口以下,為胎頭與骨盆相稱,就稱為“胎頭入盆”。這表明了有陰道分娩,即順產的可能性。一般而言,第一胎的孕媽媽在預產期的前1個月,也就是妊娠36周時胎頭入盆。
Tip:如果妊娠36周時胎頭還未入盆,應該引起注意。孕媽媽最好去醫院請產科醫生查找原因,進行妥善處理。
關鍵詞2:見紅
在分娩前24~48小時內,子宮頸口開始活動,使子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而經陰道排出少量血,并與宮頸管內的粘液相混而排出,這種陰道流出的血性粘液便是俗稱的“見紅”,它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可靠征象。
Tip:雖然見紅往往預示著寶寶即將降臨,但媽媽也不必一見紅就驚慌地趕往醫院。因為這時宮口還未開,并不會立即分娩。
關鍵詞3:規律性宮縮
孕媽媽感到腹部一陣陣發脹、發緊、小腹下墜,這就是宮縮。但在一開始,宮縮大多是無規律的,多在夜間出現白天消失,并且持續時間短、間隔時間長。如 果宮縮逐漸頻繁并增強,兩次宮縮的間隔也越來越短,從25分鐘到1小時宮縮一次,持續數分鐘。發展到間隔2~3分鐘就宮縮一次,持續30秒左右。同時,腰 痛明顯加重,腰骶部出現酸痛,伴隨宮縮宮口逐漸開大,胎頭下降,這種宮縮稱為“規律性宮縮”。
Tip:如果是第一胎的孕媽媽,一旦出現規律性宮縮,表示分娩正式開始,應該立即去醫院待產了。
關鍵詞4:破水
媽媽子宮里的羊膜和絨毛膜緊密連接著,形成一個封閉的羊膜囊,囊里有羊水和胎兒。臨產后隨著子宮收縮不斷加強,子宮內血水壓力增高,羊膜囊破裂,羊水從陰道內流出,這種現象叫做“破水”。
Tip:如果產婦在子宮出現規律生宮縮前就發生破水,這種情況叫做“早破水”。破水后準媽媽禁止洗浴,要趕快墊上干凈的衛生巾,然后躺下,立即由家人送往醫院。
關鍵詞5:產程
產程就是指分娩過程,包括3個階段: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第一產程從腹部開始出現規律性陣痛,宮口開始擴張,直至擴展到宮口全開為止,這 一階段在整個分娩過程中歷時最長最為痛苦,大約需經歷8~12小時:第二產程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為止,大約需要1~2小時,雖然時間短多了,卻是最關鍵 的時刻:第三產程從胎兒娩出開始到胎盤娩出為止,一般經歷10~20分鐘。
Tip:第一產程時,準爸爸可以按摩孕媽媽的肩、背、腰部等處的肌肉,以減輕疼痛并放松精神。
關鍵詞6:會陰切開
生第一胎的媽媽陰道口伸展性較差,在第二產程中如果胎兒過大、胎位不正、產力不足,或胎兒進入陰道后沖力較猛,容易造成陰道至會陰之間的撕裂。醫生給產婦進行會陰切開術的話,就會擴大出生通道,使胎兒很快娩出,避免會陰發生撕裂,引起更大的痛苦。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