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患"拒絕上學癥" 一進學校就頭痛發燒
今天小編聽說了個新詞,叫做“拒絕上學癥”,別以為在開玩笑,還真的存在這種心理疾病。
新學期開學已經快3周了,上小學二年級的廣州女童心玥(化名)卻一直呆在家里。之所以不去上學,原因竟是她患有“拒絕上學癥”。
爺爺奶奶說,孩子出家門前還開開心心的,并沒有什么異樣,但只要一達到學校門口,她就開始頭疼,緊接著肚子也疼,還會伴隨著發燒。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心玥在學校的種種不舒服癥狀,回到家里就好了,又唱又跳,晚上還自己看書寫作業,難道是跟學校“犯沖”?家長帶著心玥來到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檢查后得知,原來她患有“拒絕上學癥”。兒童心理專家稱,心玥這是患上了拒絕上學癥。每100個學齡兒童中就有1人患此病,發病高峰期在6-7歲、10-12歲,而且男女兒童的發病率幾乎一致。
而心玥犯病的誘因是弟弟的出生,她害怕媽媽不要自己,從心底抵觸去上學,從而造成了心理問題。
拒絕上學癥困擾孩子 惡心嘔吐并非裝病
研究顯示,“拒絕上學癥”發病年齡有三個階段,且與發生原因密切相關:3至7歲為第一階段,大都與入托、入學時與父母分離而產生的焦慮有關;9至12歲為第二階段,主要與學習壓力過大、人際關系沖突、更換學校或班級等因素有關;13歲以后更傾向違拗性抵觸上學,主要原因包括學習困難、在校遭受欺負羞辱、學績挫敗、友誼危機、師生沖突等。
專家表示,這種疾病的產生通常與孩子的生長環境密切相關。“拒絕上學癥”通常發生在一些膽小拘謹、敏感、易感素質、行為退縮的兒童身上,他們平時常表現為過分拘謹、喜好他人表揚、任性、不善交友、固執等。
“當今社會孩子們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拒絕上學的孩子人數正在明顯上升。”專家說。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拒絕上學癥”被認為是“特殊人群的問題”,而在兒童心理專家看來,“如果學校、家庭和社會再不重視這個問題,今后可能會有更多的孩子拒絕上學”。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