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鄭鈞發微博為哥哥和寶貝女兒慶生,原來兩人是同一天生日,鄭鈞在微博中曝光了兩張大女兒鄭楚怡的近照,照片中,女兒皮膚白嫩五官清秀,顏值頗高。鄭鈞感慨:“姑娘真像爹啊。第一次自己學化妝,眉毛沒畫好,其實素顏更好看!”
據悉,鄭楚怡是鄭鈞和前妻孫鋒的孩子,1999年在美國出生,今年17歲。2007年鄭鈞和孫鋒和平分手結束了長達20年的感情。盡管和前妻的婚姻破碎,但女兒依然是鄭鈞的心頭肉,據悉,鄭鈞每天都和女兒發微信、視頻通話,父女感情深厚。
雖然和前妻離婚,但是對于女兒,鄭鈞并沒有放棄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因為成長過程中爸爸這個角色對于女兒來說起著非比尋常的作用。
父親對于女兒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眾多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教與母教有著天然的區別:在嬰幼兒時期,母親更多的是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和語言交流,父親則更多是通過身體運動和孩子進行游戲交流;在游戲規則方面,母親傾向于遷就孩子,而父親則更注重“立規矩”;父親對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斷的個性更為重要,而母親對形成穩定、溫順、合作的個性則更為關鍵。
父親的重要并非要等到童年時期才能體現,父親對嬰幼兒的認知和社會性發展都非常重要,嬰兒一出生,父親就應該及時就位。努琴特對愛爾蘭父親的研究發現,在嬰兒出生后第一年,父親對育兒工作的貢獻越多,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越高。德國心理學家蘇埃斯的研究指出,12~18個月的嬰兒與父親的關系將影響孩子以后的同伴行為和同伴關系,具有安全父嬰依戀的孩子,在游戲中較少消極的情感反應,與其他孩子交往時不緊張,具有更高質量的同伴關系。
早期研究忽視了父親對女孩的重要性,而現有研究表明父親在女孩的成長中同樣不可或缺。父教缺失可能對女孩的性別角色形成造成混亂,心理學家赫塞林頓的研究發現,那些只與母親生活在一起的女孩,面對陌生男性時表現出更高水平的焦慮,來自離婚家庭的女孩更早、更頻繁地與男孩約會。父親還對女孩的智力成就有重要影響,道格拉斯杜內等人研究發現,與那些只與母親生活在一起的女孩相比,與父親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具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并且在自然科學、數學、語文和歷史等標準化成就測驗中獲得更高的分數。
在任何一個小女孩的心目中,父親都是個神奇的、與媽媽和自己截然不同的偉大人物——父親的力氣大、肩膀寬,讓她感到了安全;父親的小胡子,讓她感受到了快樂;父親略帶威嚴的教育方式,讓她更喜歡聽爸爸的話……可以說,在小女孩的心目中,父親往往代表著這樣三個詞匯——安全、快樂、權威!
一個好父親,必須做到三點
第一,讓女兒感到安全;第二,賦予女兒更多的快樂;第三,規范女兒的行為,引領女兒的人生。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擁有了安全感的女孩,必然會成長為一個自信的女孩,而一個可以從父親那里得到正確指導的女孩,也必然會成長為一個幸福的女孩。而這些父親教育的作用,恰恰都是母親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很多國外的研究報告也指出:父親的疏遠以及對家庭生活的漠不關心,將使女兒建立一種不良的人際關系模式!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呢?原來當女?從小就從父親那里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她漸漸就會把自己和父親之間的關系看作是一種例行公事,進而對父愛不抱任何過多的期望。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孩還會將這種看法嫁接到其他男人身上,對對方的關愛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抗拒和不認同……就這樣,失望和憤怒的情緒往往會占據著女孩孤獨的內心,自然,她的婚姻或事業也很容易陷入一種不良境地。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