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里,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在這期間內,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著非常感覺。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環境中的某個層面有強烈的興趣。
如果繪畫敏感期到來時,孩子喜歡用鉛筆涂涂抹抹,但大多數大人會從潔凈的角度出發,不讓他們亂涂抹,阻止他們。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期,讓他畫也沒什么興趣了。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范圍內,他會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復,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主要敏感期:
提醒: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同,敏感期時間會有所差異,但是如果家庭環境比較寬松,沒有壓抑或特殊經歷的孩子通常會在這個年齡階段內。
這些敏感期都有一段時期,不是在一兩天就完成的事情,在這段時期里,快和慢都是正常的;而且敏感期指的是個大概的時間段,父母一定要平常心。
1.光感的敏感期0-3個月
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建議:可以給寶寶多看黑白圖。
2.味覺發育的敏感期4-7個月
特點:寶寶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覺到甜、咸、酸等味覺。
建議:添加輔食的開始,一定要注意飲食的清淡,保護好寶寶味覺的敏感程度。輔食要從糊狀開始添加,慢慢接近大人食物。
3.口腔的敏感期 4-12個月
特點:這時寶寶喜歡吃手,他在用口進行嘗試、感覺,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議:請媽媽們給寶寶口腔發育的機會,讓寶寶吃個夠,不要無情的把寶寶的手從他嘴里拿開。
一般孩子的口腔探索在1.5歲之前就應該完成了,而敏感期的口腔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的孩子,則可能能會在2歲之后出現補償性的反應,喜歡動輒把東西放在嘴巴里品嘗,甚至出現喜歡咬人的情況。
所以不要強行終止1.5歲前的孩子吃手和咬玩具等對周圍事物的探索,每天將玩具洗干凈,讓孩子洗干凈手,注意衛生就行了。
4.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6-12個月
特點: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扔東西,這時最早的手眼協調發育的標準。
建議:請看護者不要管制寶寶這個行為,在保證安全和不搞大破壞的前提下,讓他扔個夠。
5.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 1-2歲 小肌肉1.5-3歲
特點:喜歡扶、站、努力行走。
建議: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是活潑好動的時期,此時給予他充分的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熟悉更多的肢體動作,和他一起作許多游戲運動,使各種肌肉得到訓練,增進親子關系,并且還能使左右腦均衡發展。
在動作敏感期,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還可以增長智力。
6.肛欲敏感期 1.5-3歲
特點:此時期的孩子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為樂,不排除喜歡憋尿的情況,這個肛欲期一般經歷兩個月左右就會結束。這兩個月中,如果成年人對孩子大小便的訓練太嚴厲,孩子就會感覺緊張,心理壓力大,會擾亂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節律,孩子將大小便解在褲子里的次數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時間也就越長。有的孩子幾個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結束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就出現了停滯狀態。
建議:父母應該抓住這個時期,不要逼迫,鼓勵孩子定時大小便;如果孩子不小心拉褲子,大人要寬容,比如“寶寶,這不是什么大的問題,媽媽給你換上新的褲子就可以了”;孩子如果小手弄臟了,告訴孩子這細菌會傷害身體,把手用肥皂洗干凈就可以了;
孩子每次拉完大便,可以鼓勵她,比如夸他的大便很特別,像“2”的形狀或者其他什么的,讓孩子體驗身體輕松舒暢的感覺,孩子也有可能會向父母表明他對能夠自己拉大便感到自豪和快樂。這對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7.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1.5-4歲
特點: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他常常會做出一些我們不理解的細小動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葉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插,或是擺弄著花手絹怎么看也不煩,我們不明白的他們卻能從中看到更多的奧秘。
建議:此時期正是我們培養孩子對事物學會觀察入微的好時機,帶著疑問和想法去認知世界,再好不過。
8.語言敏感期 1.5-2.5歲
特點:語言的啟蒙始終伴隨著嬰幼兒,甚至是胎兒期。對著胎兒說話,嬰兒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了語言敏感期。
建議:大自然賦予了孩子這種能力,從觀看爸爸媽媽說話的口型直到突然開口說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攢的力量。
有些孩子說話晚,如果不是病癥,那么就有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所至,不管他會不會說話,我們都要不斷給他注入“養分”,多和他說話、聽聽故事,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自然就開口說話了。同樣,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學會與人交往。
9.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1.5-3歲
特點:區分我的、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現: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到開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漸漸地孩子們有了自我意識,這時的孩子出現的最多的現象是劃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時通過說“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覺,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孩子們的表現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出現的年齡2-3歲。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我們只需制止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譴責,也不要去說教,因為那和粗野的行為是不同的,我們就讓孩子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使用他的自我吧。(提醒:不要和孩子較勁,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地過程。)
自我意識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因為我們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未來是不是很強大,是否具備一個強大的能力,首先就來自自我意識的形成的敏感期。
所以保護這個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就等于保證了這個孩子未來人格的強大、人格的和諧和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這樣一個能力。
10.社會規范敏感期 2.5-4歲
特點:開始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參與群體活動,這就說明孩子進入了社會規范的敏感期。社會規范敏感期的教養有助于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范,以及日常禮節,抓住時機教養,有利于將來遵守社會規范,擁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輕松交往。
建議:和更多的孩子接觸。一般2歲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準備入園了,幼兒園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環境。
11.空間的敏感期 3-4歲
特點:喜歡壘高高、三維、鉆箱子等。
建議:可以多提供類似的玩具,同時可以在這個機會學習各種幾何圖形,對日后學習幾何學奠定興趣基礎。
12.色彩敏感期 3-4歲
特點: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人類認知的發展正是從感覺訓練開始的。
建議:給孩子提供多彩的顏料及相關書籍,為日后繪畫興趣奠定基礎。
13.邏輯思維敏感期 3-4歲
特點:不斷追問“為什么?”“天為什么黑了?”“為什么會下雨?”“小朋友為什么要上幼兒園?”等等。這些問題總是讓家長感到應接不暇,可是孩子卻不管不顧地打破沙鍋問到底。
當我們一次一次地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孩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時家里有一套百科全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認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14.剪、貼、涂等等動手敏感期 3-4歲
特點:孩子從這時開始真正有意識地使用工具,這又是大多數孩子建構專注品格的最好機會。
無論在教室里還是家里,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們都非常樂意選擇剪、貼、涂等等這些工作。從身體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孩子訓練小手肌肉和手眼協調的一項重要工作。
建議: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并勁量不要打擾專心工作的孩子。
15.藏、占有敏感期 3-4歲
特點:開始強烈地感覺占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擁有物質并可以自由支配時,才可能去探索物質背后的精神,才可能超越于對物質的占有。
而當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完全屬于孩子自己時,交換就開始了。與此同時,也就拉開了人際關系的序幕。
建議: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比如一個屬于孩子自己的房間或者區域。在你進入他的房間或者區域時,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間。
16.執拗的敏感期 3-4歲
同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一樣,這個敏感期對家長比較挑戰!
特點:3歲至4歲的幼兒進入執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歲就提前進入這一敏感期。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這時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照,也要學會一些安撫的技巧。
兒童執拗的敏感期,可能來源于秩序感。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兒童的過分需求常常被認為是“任性”和“胡鬧”,但我們覺得,用“執拗”這一概念來得更準確一些。
兒童在這一時期常常難以變通,有時會到難以理喻的地步。我們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們確切知道,兒童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當他沒有超越這種秩序時,就會嚴格地執行它。
建議:解決兒童的執拗問題,一是要理解,二是要變通,三是要成功。理解不是特別難,但變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變通得好,才能成功解決問題,才有隨之而來的快樂。
幼兒對秩序的要求起初并未達到執拗的程度,一開始他會不安、哭鬧,隨著自我的逐漸形成,他將這一秩序上升到意識層面,才開始變得執拗、不妥協。
17.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3.5-4.5歲
特點: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時灑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蘋果上不能有斑點;廁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黃漬;
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接著又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我遵守規則你也必須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須扔到垃圾桶里,沒有垃圾桶就必須拿著;
紅燈亮了,即使馬路上一輛車、一個人沒有也不能過馬路,已經過了必須退回來,退回來也不行,誰叫你這樣做了!
建議:依然是尊重孩子!這時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個整個的餅子是否能吃掉,是否會成為他浪費的喜歡,等等,孩子的問題不要擴大化,在什么時間只針對什么事。
18.詛咒的敏感期 3-5歲
特點:“臭屁股蛋”、“屎巴巴”、“打S你”、“把你踢S去”,這些聽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辭,總是出自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嘴里。
因為孩子在這時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就是詛咒,而且成人反應越強烈,孩子就越喜歡說。
建議:忽略、淡化!不要在意孩子的語言,這并不是他真的想表達的,慢慢等待這個階段過去。
19.打聽出生敏感期 4-5歲
特點:孩子往往在這個時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并且一遍又一遍地問。成人的回答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因為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來源,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個哲學問題:我從哪里來?
建議:家長們認真地拿出百科全書,將生命形成的全部過程科學地講給孩子聽。
20.人際關系敏感期 4.5-6歲
特點: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伙伴并開始相互依戀,從和許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經歷了人際交往的全過程,而這種交往智能是與生俱來的。
建議:家長可以給一些人際關系相處方法的引導,不過身教大于言傳。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