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作為寶寶最天然的食物,是聯系媽媽和寶寶的最好的紐帶。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產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周燕莉提醒,媽媽的情緒會影響母乳的質量,媽媽在生氣時喂奶,寶寶也會情緒不安,而且,孩子喝了這種奶更容易腹瀉。因此,哺乳期媽媽不要在生氣時或剛生完氣就給嬰兒喂奶。
關于母乳喂養,這些新知識都要知道
新知1
媽媽喂奶時生氣,孩子易腹瀉
有人問,媽媽在生氣的時候哺乳,會產生“毒奶”。媽媽的情緒真的會影響母乳的質量嗎?
“現代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的情緒波動也會比較大。”周燕莉認為,如果母乳媽媽正在氣頭上,最好不要給寶寶喂奶,等平復情緒后再喂奶。
“因為處于哺乳期的媽媽,在憤怒、焦慮、緊張、疲勞時,容易使得奶水量少甚至變色。”周燕莉解釋,在這種情況下,嬰兒喝了媽媽的奶心跳也會隨著加快,變得煩躁不安。此外,當媽媽生氣時,給孩子喂奶,孩子喝了這種奶往往容易腹瀉。“而且,媽媽心情不好,在心理上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周燕莉提醒,哺乳期媽媽不要在生氣時或剛生完氣就給嬰兒喂奶。媽媽在保持充足優質的乳汁的同時,還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并避免精神和情緒上的不穩定。“不妨多聽聽音樂、讀一些好書、做一點運動,通過各種方式穩定好自己的情緒,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情,這對保證乳汁分泌的質和量都會起到較好的作用。”
新知2
母乳寶寶不需要額外補水
很多媽媽還擔心,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不額外補充水分,寶寶會缺水。
對此,周燕莉認為,母乳媽媽不用擔心。因為母乳喂養的嬰兒的確不需要補充額外的水分,相反,配方奶喂養的嬰兒常常會需要補充水分。即使在炎熱干燥的環境下,母乳仍然可以滿足寶寶需要的水分。“因為母乳中大約90%是水分。”
新知3
媽媽感冒后乳汁可增強嬰兒抵抗力
很多哺乳期媽媽會問,感冒時可以給寶寶喂奶嗎?“感冒多為上呼吸道感染,媽媽一般都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她說,但母乳媽媽這時要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喂奶前要充分洗手,喂奶時需戴上口罩,不要對著嬰兒呼吸。“此外,感冒后母親的乳汁中,其實還會有一定量的抗體,可以增強嬰兒的抵抗力,”她說,但服用感冒藥期間要注意使用說明書或遵醫囑。
新知4
吃得多并不會產生更多的乳汁
“還有的媽媽認為,吃得越多,奶越多。”周燕莉說,但事實并非如此。市面上確實有著某些食物或食譜可以催奶的說法,但是吃得多并不會產生更多的乳汁,吃得不夠也不會減少乳汁的產量。所以,并不需要刻意吃任何食物來生產足夠有營養的乳汁。乳汁產自血液,如果沒有血液質量的問題,就沒有必要擔心乳汁的質量問題。
“還有些媽媽將寶寶哭鬧歸咎于某種食物,因而停食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周燕莉說,其實,媽媽無需在飲食上走極端。只需在最初的一個月最好少接觸咖啡因。隨著寶寶胃腸道日漸發育成熟,不需害怕引起寶寶不適而忌口,可以慢慢恢復到母乳喂養前的飲食習慣。
專家觀點
母乳喂養好處多
盡管關于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已很多,但仍有媽媽對其中的好處認識不足。
周燕莉介紹,母乳是寶寶最佳的天然食物,母乳中含有嬰幼兒生長發育必需的各種營養成分。“母乳喂養對嬰兒、母親、家庭及社會都有無可比擬的好處。”
她表示,對嬰兒來說母乳喂養不僅能提供足夠的營養,滿足0~6個月嬰兒的營養和生長需求。還能調節免疫力,預防過敏,預防哮喘,減少濕疹、皮疹等過敏性疾病;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病毒及抗細菌的高度活性,從而降低患病風險。除此之外,還能建立腸道菌群,有助于腸道健康,促進腸道發育;不僅如此,還能促進神經系統發育,據了解,母乳喂養的孩子比配方奶喂養的孩子IQ智商平均高出7~10分。
就對嬰兒遠期的影響而言,周燕莉表示,母乳喂養能減少肥胖的可能,從而減少高血壓的發病,降低嬰兒成年后患心臟病的概率,降低成年后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此外,她指出母乳喂養還能促進母嬰情感交流,建立母嬰的信任感,增加寶寶的安全感,使情緒更穩定促進智力的發育。
對母親來說母乳喂養的好處有哪些呢?周燕莉介紹,首先可以促進子宮復舊,減少產后出血。其次,能迅速恢復體重。她表示,堅持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時,可逐漸消耗妊娠期間儲存的脂肪,體型可恢復至妊娠前狀態。再次,還能降低患乳腺癌、子宮癌、卵巢癌以及骨質疏松的風險。
除此之外,堅持純母乳喂養,能抑制排卵,起到避孕作用,但不主張以母乳喂養作為避孕措施。另外,母乳喂養可緩解緊張和壓力,減少抑郁癥狀,促進心理健康,增加母子感情。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