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動癥的女孩未必多動,但往往表現為注意力無法集中,上課愛神游,家長需警惕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張洪宇副教授
孩子上課無法專心聽講,要么經常東張西望,小動作不斷,撕紙、摳橡皮,甚至離開座位游走;要么靜靜托腮,神游八方;晚上回家做作業邊做邊玩,經常拖拉到11時,還錯漏百出。有些孩子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早上起床總是叫不醒,自理能力差,整理書包也會丟三落四……
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表現,在跟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之后,排除掉教學內容乏味等可能性的情況下,孩子的行為依舊沒有改變。那么,或許您要當心,這可能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表現。
小學一年級 多動癥高發期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符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和情緒沖動、任性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ADHD孩子的智力一般不受到影響。在多數人眼中,患有多動癥的孩子和調皮好動的孩子很難區別開來。不少家長覺得,男孩就是比女孩調皮好動。
“男孩的確調皮好動,尤其是幼兒園階段,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相當常見,大多屬于生理性多動。但如果超過六歲,情況依舊沒有好轉,且越來越加重,那么家長還是對此要有足夠的重視。”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張洪宇副教授指出,被家長帶到門診咨詢ADHD問題的孩子,以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新生居多。
幼兒園時期,老師對課堂紀律并不特別強調,加上學前期的孩子有生理性的多動,多動癥的孩子并不顯得突出。而到了小學,ADHD孩子在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特別是無法完成學業要求,導致學習成績不佳,甚至部分孩子脾氣暴躁、有攻擊性的一面,就會凸顯出來。
不好動也可能患病 女孩多愛“神游”
時常有家長不解:“我家女兒很乖,并不好動,為啥還會被診斷為多動癥?”
張洪宇解釋,并非所有孩子都會表現為多動。ADHD包括了多動障礙和注意力缺陷的“兩面”。受性格的影響,有ADHD的女孩未必多動,但往往表現為注意力無法集中,上課愛神游,若問她老師講了什么,往往迷茫不知。女孩學習效率很差,成績落后,經常感到自卑、焦慮、不合群,朋友少,與他人交往困難、作業經常做到深更半夜,睡眠質量差。不過,也有一些女孩兒表現為好動、精力過于旺盛。
張洪宇介紹,注意力缺陷主要表現為:學習或活動中難以持久保持注意,不注意細節,粗心大意。與人對話時,心不在焉。不能按要求完成功課、家務或者活動。逃避學習,經常遺失玩具、課本、作業、文具等。
“多動、沖動”表現為:小動作多,“坐不穩”,容易擅自離開座位。在應該保持安靜、遵守秩序的場合過多地奔跑或爬上爬下。不能安靜地參加活動或者游戲。一刻不停地活動,無法停下來。講話過多,愛插嘴、搶答問題,容易發脾氣,人際關系差。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