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朋友總是從陌生人開始的,這其中不全是好人,也不全是壞人。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與陌生人交往呢?
上周《爸爸去哪兒》第四季節目組受到了廣泛的質疑,不僅包括廣大自媒體和眾多網友,連女童保護組織“女童保護”和未成年人檢察官方微信都質疑節目有誤導作用,沒有盡到媒體的社會責任。各方輿論壓力下,《爸爸去哪兒4》官方終于正面回應,并且表示會在設計上更加嚴密。
上周五最新一期的節目正常播出,可以看到節目組確實做了字幕等方面的改進。在奶爸與萌娃的互動中增加了許多安全提示。比如,當有熱心路人向小亮仔贈送食物時,字幕會打出“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物”的字樣,提醒電視機前的小朋友。當李亦航跑去一邊玩耍離開實習奶爸向佐的視線時,字幕會出現“小朋友要跟緊大人,不要獨自離開”的安全提示。當安吉差點撿起掉在地上的山楂繼續吃時,字幕會提示“掉在地上的東西,不能再吃哦!”
此外,節目組還在房間內加了小床,設置了分床睡的選項,既可以培養萌娃們的獨立意識,又有助于孩子們建立起性別意識。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支持節目組,但也有網友認為節目組設置的“實習爸爸”從源頭上就是錯誤的示范,整改也都是小修小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經常從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報道中看到孩子被陌生人傷害的消息。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哪個父母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遭受到這種非人的折磨。因此很多父母變得如驚弓之鳥一般,不愿讓孩子外出玩兒,不讓孩子和任何陌生人說話。其實,與其過度保護孩子安全,還不如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世界。
教孩子分辨人,保護自己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懂得如何分辨好人壞人,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最重要的,在沒有確認對方身份之前都不要輕易地相信對方,透露自己的信息,很多壞人都是利用孩子沒有防備意識這一點,欺騙傷害孩子的,教孩子隨機應變能力也很重要,要相信: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不要想著占便宜。
有禮貌的和別人交往
禮貌品性是一個人的修養,所以在跟別人交往的時候,一定要有禮貌,待人接物一定要有內涵,不要總是覺得陌生人就是壞人,在面對陌生人的詢問的時候盡可能地落落大方,對于陌生人正常的求助,應該給予自己的力所能及范圍內的幫助。
不懼怕陌生人
不要害怕陌生人,有的孩子會很怕生,不愿跟陌生人交往,這時父母應鼓勵孩子在父母在場的情況下積極與陌生人交往,可以跟陌生人做游戲、聊天等,但如果父母不在場時,兒童遇到陌生人也不要害怕,但不要跟陌生人走,也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當受到陌生人侵害時,大膽的說不、大膽的求救。
遇到危險時的求助
一旦孩子受到陌生人的威脅,教會孩子記住求助的電話號碼,比如110等。記住家里的地址、電話或父母的姓名,再有人相助時提供出來。
上面這些看似簡單的安全保護,應該深入到孩子的內心。遇事不驚,不和陌生人說話,不和陌生人走,會拒絕他人,是我們的孩子應該牢記的常識。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