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而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有“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加之高考“一考定終生”的制度,使每年的高考季成為中國考生和家長最盛大的“節日”,十年寒窗能否金榜題名,盡此一役。
提到這里,其實不少小伙伴還是會存在疑惑——只有我們國家有高考這個事情嗎?答案當然是NO!其實外國小伙伴們也是有“高考”的,不信你就跟著小微的腳步來走進外國小伙伴們的高考吧!
先來講講我們的鄰國——韓國思密達,與我們國家的相同點還是不少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源遠流長”。
韓國:一天四門,這酸爽勁難以想象
在韓國,每年11月7日,政府機構和企業都會把上班時間推遲兩個小時,警察機構要求駕駛員不得在學校附近鳴喇叭,駐韓美軍被要求停止實彈演習和航空任務。在這個全民護航的日子里,韓國高中生要參加“比死刑還殘酷”的“大學修業能力考試”(韓國高考全稱)。
韓國高考時間安排十分緊湊,考生要在一天內考完數理、語言、外語、社會探究或科學探究4門科目。與中國不同的是,韓國高考不計算總分,而是各科目分別打分,然后依據分數段確定各科目的等級以及綜合等級。各大學將根據各科目考試等級、學生手冊、面試成績、專長等情況招收學生。
高考對于韓國人也非常重要,在大部分韓國人眼里,高考成績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對于一天考四門的酸爽,不在考前做好準備是難以招架的。韓國小伙伴們各出奇招迎接高考,畢竟這不是演習,這不是演習。韓國考生當中流行一種說法,“如果你想每天睡4個小時,你就別想上大學了”。韓國的高三生基本上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剩下時間都是在啃書。
勤奮學習的同時,他們也會通過一些奇葩的方式為高考求好運。高考前,會有不少考生偷走韓國現代索納塔轎車或者三洋卡車上的金屬標志牌,這兩種車的標志上都有字母“S”,而“S”在韓國的高考季節,代表著頂尖大學首爾國立大學。高考的當天,低年級學生會早早來到校門口,為赴考的學長學姐們吶喊、打氣,紅旗招展、鑼鼓喧天,跪拜大禮齊上陣。親朋好友也會送年糕和巧克力給考生,就是為了祈愿考生能像年糕一樣榜上有名。在考前最忌諱的是海帶,因為海帶比較油膩,吃了有落榜之嫌。考生也絕對不吃有裂縫的雞蛋,認為有裂縫的雞蛋會帶來壞運氣。這些奇怪的考前習俗,對于希望通過高考改變人生軌跡的韓國小伙伴來說,只怕還不夠多。
不過與我們國家很不同的地方是——韓國的高考不算總分。
韓國教育部于2002年初實施新的高考制度。新制度的最大特點是對考試成績不再計算總分,而將各科目的考試成績分別打分,然后依據分數段確定各科目的等級以及綜合等級。等級分為9等,每年的等級比例根據每年的考生人數確定。
各大學根據各科目考試等級、學生手冊、面試成績、專長等情況招收學生,引導學生不再只注意高考的分數,而把注意力轉移到培養自己的專長和特殊才能上來。
第二個再來講講我們的鄰國——日本
日本:兩輪考試,奇葩備戰
日本:“每天多睡1小時就會落榜”,落榜生被稱為“浪人”
日本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每個人要達到更高的層次,好的出身、哪個大學畢業十分重要。國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學,在每年的元月都有一次全國統一考試,主要是基礎學科,國語、英語、數學、理科(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社會學科,從2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第二次專門考試,兩次考試都合格了才能順利進入大學。
日本的考生分三類,一類是應屆高中畢業生,學習任務異常繁重。第二類是往屆落榜生,在日本被稱為“浪人”,這部分人沒有參加工作,專心致志地參加各種補習班或者自學。第三類學生已經升人大學,但想再考一個好的大學,被稱為“假面浪人”。高考的時候大家都說,“四當,五落”,“當”在日語的意思就是“中”,就是說,如果每天拼命學習只睡4個小時,就能考上大學,要是多睡1小時,每天睡5個小時,就會落榜。
英國——名牌大學考情商
英國的中小學教育是免費的。中學生在初中畢業后就要參加一個重要的GCSE考試。通過GCSE考試后,標志著中學教育的結束。而希望繼續進大學深造的學生,則還必須繼續在高中學習兩年。
高中二年級的考試稱為A—LEVEL,是英國學生進入大學最“正宗”而“傳統”的途徑,相當于中國的高考。考試課程有英語語言、文學、數學、生物、化學、經濟等。選修課有古英語、音樂、歷史、地理等。學生選修的科目也要考試。只有在A—LEVEL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才能被一流大學錄取,進行深造。不過在考試前兩周學校就會放假,教師不搞什么猜題或復習提要等活動。
英國的高中十分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培養,而不僅僅看重學生的成績。像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他們對每一位合格的申請者都要進行面試,考查學生的綜合知識、邏輯分析能力、思維敏捷程度、想象力以及綜合“情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