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西蘭天維網援引Nzherlad報道,如果按照新西蘭中文周基金會的方式統計,中國話將會成為新西蘭第3大語言,然而在統計局的統計中,中國話只排名第6。新西蘭中文周基金會聯合主席霍建強表示,新西蘭統計局認為英語、毛利語、薩摩亞語和印地語是新西蘭人數最多的四大語言存在“誤導和瑕疵”,不應該將普通話、粵語等其他中國方言分開統計。
華人在新西蘭有十七萬之眾而中文卻排在印地語之后變成一個“小語種”。根據2013人口普查(Census 2013)中文被打散分成“北方中文(含普通話)”和“粵語(含廣東話)”,因此在新西蘭“廣泛使用的語言”當中反而排在了印地語(Hindi)之后。
霍建強認為,中國方言和普通話的差別就好像北方英語、大洋洲英語和印度英語的差別,或者說相當于酒吧閑聊的英語和正統英語之間的區別。如果按照統計局的統計方法,將不同英語“方言”獨立起來,那英語就不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語言。
他表示如果印度語超過中文變成第4大語言,勢必對中文(包括普通話、粵語等等)的正確認定受到學術上和政治、經濟上的影響。因為所有政府資源和遠期規劃的制定,都會圍繞人口普查的數據。如果說在西方政體中有什么需要為一個族團利益而爭取的,這就是一個值得我們去爭的議題。
他說:“從華人角度來看,沒有比這件事情更重要的了。因為中文一旦被淪為小語種,或者是印象當中的小語種,今后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長期規劃中,都是以人口普查的數據為主。目前至少已經造成了一種印象,Hindi超越中文成為第三大語言,這點對中文族群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在我和僑界同胞包括老僑的接觸中,絕大多數都認為把中國的方言算成不同的語言,是不能接受的。”
霍建強表示,從華社角度講,無論是從小孩學中文,還是以后期望中文納入教育體系,現在是必須重視這個‘中文是大語種’問題的時候了。“所以我看到奧克蘭考慮三語制的時候比較著急,對此呼吁,不要把方言算成不同的語言。”
奧克蘭市政府已經在上個星期頒布了將奧克蘭大都市變成“三語都市”的長期規劃。“中文是當之無愧的大語種而不是小語種。”
而在2013年人口統計中,對語言統計的提問是:“大部分日常生活中你可以用來進行交談的語言——英語、毛利語、薩摩亞語、新西蘭手語和其他語言,例如古吉拉特語、廣東話、希臘語?”
人口普查總經理Denise McGregor對此解釋,人口普查的目標不是按照流行程度將語言進行排名,而是描繪出哪些人說哪些語言,他們是不是多語言者、他們的年齡、出生地等信息。
而霍建強則認為,普通話是中國包括臺灣地區在內的官方語言,也是新加坡四大官方語言之一。中國字的書寫基本上都一樣,但同樣的字符往往有超過1000種不同的發音。
霍建強接受天維網的采訪中說,從現在來看,呼吁是有效果的,雖然大家看到印地語排名第4,中文排名第6,“但新西蘭統計局已經表態,他們做這個主要是為了統計,不是為了排名次的,現在的排名有被誤讀的成分。而這個問題和華社未來有關,還需要我們華人同胞多多關注。”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