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8日報道,近年來美國高中畢業率增長迅速。前總統奧巴馬曾在2016年10月份宣布,2014-2015年高中畢業率已增長至83%,連續第五年呈增長態勢。其中增長幅度最大的是哥倫比亞特區的公立學校,從53%增長到了69%。
但令人失望的是,這令人欣喜的數字并不意味著中學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知識收獲的增加。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一條叫做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捷徑”幫助他們順利畢業,據調查有88%的學區都在使用這種畢業的“簡便方法”。因此,許多學校所取得的所謂“進步”很可能都只是虛幻的。
目前,高中畢業率已經創造了歷史新高。一位專家為我們解釋了什么是混合式學習模式:許多學校允許學生用為期幾周的網絡課程兌換一門應該在教室進行的正常課程,而一般學校的課程都會持續幾個月。而這些網絡課程設計相對混亂,學生很難很好的進行知識總結并且研究表明這種授課模式適用于更高層次的教育而不是中學生。
對此,專家曾選取1224名芝加哥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將他們在一個夏季學期內不同授課模式下所取得的成績進行對比。結果表明,接受網絡授課的學生在數學方面會遇到更多的難題,和接受老師課堂授課的學生相比所取得的分數也比較低。
研究還顯示,即使網絡課程和老師授課課時相同,教學結果也有絕對的差異,因為網絡課程的難度較低,作業量也較少。這些情況在很多州的統計數據中都沒有體現,比如馬里蘭州的87%和弗吉尼亞州的91%。當教育學家為統計數字的增長而感到興奮的同時,也應該深入研究一下學生們如何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完那些本該需要好幾個月才能完成的課程。
國際K-12學習模式研究組織的一則報告指出,過多的網絡課程學習可能會降低及格率。這就要求學校在批準學生進行混合式學習模式之前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測試,哥倫比亞特區政府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比如阿林頓市通常只對18歲以上或者時間沖突的學生開放網絡授課。對于教育專家來說,數據上顯示出的成就其實有很多水分。因為那些以D的成績勉強通過考試的學生可能根本什么都沒學到,而研究表明學生的GPA至少要達到2.5以上才有資格進入大學學習或者參加工作。所以目前許多所謂的中學畢業生根本就沒有能力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但是,在我們找到方法讓全部學生有能力步入老師授課的課堂之前,網絡授課模式也許是唯一切實可行性的能讓學生順利畢業,拿到他們參加工作時所需要的學歷,因為對于相當一部分的十七八歲學生來說,讓他們每天按時去學校上課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專家認為,這種網絡課程更適合工作中的職業能力培訓。對于已經拿到學歷的上班族來說,這種方式更加方便快捷。與此同時,專家指出目前最需要的是提升中學的普遍教學質量,讓學生意識到讀書并不是在浪費時間,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對學習感到厭倦從而不停地翹課。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