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至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作為中國在北歐的重要合作伙伴,芬蘭在吸引國際學生方面亦有利好。
據芬蘭教育與文化部網站報道,近日,芬蘭教育與文化部指導小組制定了高等教育與研究政策,到2025年,芬蘭在提高國民科學素養的基礎上,將建立一個真正具有國際吸引力的高等教育系統。該戰略提案已提交給芬蘭教育與文化部部長桑尼·格拉恩—拉索恩(Sanni Grahn-Laasonen)。
指導小組提出了以下7條建議:
通過更新科學探索領域并引領前沿研究,增強芬蘭國際吸引力。芬蘭將推出一項計劃,以吸引國際上對芬蘭研究的興趣。按照計劃,芬蘭政府將加強前沿研究,以增強芬蘭的經濟和社會研究影響力。
芬蘭要成為高質量的教育圣地。為此,建議提出加強芬蘭高校質量建設,提高其國際吸引力。芬蘭還將通過優化學習環境和以“工作—生活”為導向的發展,突出強調國家品牌。
出口芬蘭教育。根據建議,芬蘭教育服務市場將委托給芬蘭一家常規運營商,從而增強芬蘭高等教育和教育服務全球化的知名度。
加大歡迎國際學生的力度。芬蘭將簡化國際學生尋求教育和就業的進程,以使其更快地進入芬蘭學習。同時,芬蘭還將提供英文教學。
在國際研討會中聽取關于芬蘭發展的建議。芬蘭將就如何使高等教育和研究更加國際化進行聯合研討。
讓芬蘭成為世界的“橋頭堡”。芬蘭將建立知識網絡,向其他國家展示芬蘭高等教育與研究成果。
建立外籍專家和校友網絡。芬蘭高等教育機構外籍專家和芬蘭高等教育機構校友將被邀請加入到網絡中。
桑尼·格拉恩—拉索恩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就業、投資和公司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上。這就是為什么芬蘭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國際化。而且,我們的高等教育與研究政策將國際化、有效性作為競爭力的核心。”
指導小組認為,2013年,全球國際學生人數超過400萬,預計到2025年將翻一番。為此,到2020年,芬蘭高等教育機構將為其國際化制定明確目標,并采取行動實現這些目標。每個在芬蘭獲得高等教育學位的國際學生,都將熟悉國際、多元文化的運行環境,并將了解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多樣性、全球性挑戰和原則。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