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人不堪電話騷擾,質(zhì)疑被泄露了個人信息
記者調(diào)查證實“培訓機構(gòu)”是冒名,可能是騙子
■王小姐收到各種賣答案的短信。
記者 李曉輝 實習生 施旋
簡直快瘋了,每天早上都會被陌生電話和短信轟炸!到底是誰泄露了我們的個人信息?”昨天,讀者王小姐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說,她報考了證券從業(yè)資格證書,這個月底就要考試了,可是最近半個月不停有“培訓”機構(gòu)找她推銷答案,說只要付錢就可以“包過”。
騷擾電話越來越多,號碼還都不一樣
今年兩個月前,王小姐報名準備參加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考試日期定在本月底。王小姐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很自信,因此沒有參加任何培訓。但是隨著考試臨近,她接到了很多自稱是培訓機構(gòu)的來電。
王小姐說,大約一星期前,每天上午9點多就有人打電話給她。“開始我還耐心地拒絕,沒想到電話越來越多,我把這些電話加入黑名單,但是每次電話號碼都不一樣,根本加不完。”她說,最讓人生氣的是,如果掛斷電話,對方就改為發(fā)短信。
王小姐說,另外兩名同事也同樣遇到電話騷擾。她說,對方在電話中甚至知道她的名字和身份等個人信息,不知道到底是誰泄露的。
記者提出考完付款,對方索要更多個人信息
記者根據(jù)王小姐提供的短信和來電號碼上網(wǎng)搜索,發(fā)現(xiàn)有些號碼已經(jīng)被舉報為騷擾電話。從來電歸屬地看,騷擾電話來自安徽、廣東、貴州等地。
王小姐收到的短信中,有對方留下的QQ號。記者聯(lián)系了自稱可以拿到試題及答案的一個QQ號,對方表示,考前幾天可提供原卷試題及答案,確保一次高分通過。答案準確率分別有85%、90%和95%不同檔次,價格相差不多,付款分為考前、考后和分期三種方式。
記者提出考后付款,對方要求提供身份證、房產(chǎn)證等個人信息復印件,說是以便事后可以追討,并警告“如果不還錢后果自負”。對方還信誓旦旦地說,他們有內(nèi)部渠道和資源,如果提供答案有誤可全額退款。
記者以對方?jīng)]有實體店匯款不放心為由,提出當面交易。對方卻說,這一行屬于灰色行業(yè),容易被公安或記者逮到,風險太大,拒絕當面交易。
培訓機構(gòu)稱可能被冒名,提醒考生千萬別信
真的是培訓機構(gòu)賣答案嗎?記者查到了王小姐手機短信中那家“培訓學校”的電話,撥通電話后,對方卻說他們根本沒有進行證券從業(yè)資格的培訓,可能是有人冒用了該培訓機構(gòu)的名字。
那么,考前能否通過某種渠道獲得試題及答案呢?培訓行業(yè)人士告訴記者,資格考試有嚴格的保密制度,不可能泄題,所有自稱內(nèi)部操作并“包過”都不可信,只是利用考生的僥幸心理騙錢。
“千萬別信!”培訓機構(gòu)一名工作人員說,這種手法是騙子設(shè)的一個局,誘使妄想不勞而獲的考生上當。至于考生個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他表示不知情。
(廈門晚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