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游戲與困惑
在劉風身邊的人看來,這位曾經立志考大學的少年,似乎從初一下學期開始變壞的。期間主要原因是父親的家暴和自己沉陷在游戲當中。
“和同學打架打破教室玻璃、幾乎從不寫作業”,劉的一位老師說,即便找來家長,他爸媽特別是母親也不責怪孩子。
“媽媽對我比較寵愛,小時候他們都慣著我,犯什么錯誤都不批評。”劉風說。
相比母親的溺愛,父親對劉風的教育選擇了暴力。
剛上初一,劉風因為在班上吵鬧,被找了家長。回家之后,父親先是把他打得手、臉破裂,接下來又把他的書包扔出了家門。劉風的班主任唐老師記得,三年里,他多次看到劉風鼻青臉腫去學校上課。
不久前,唐老師晚上看見劉風還在大街上晃蕩,于是打電話叫他父母領孩子回去。兩人很快來了,下車就開始吵,“媽媽指責爸爸只知道打,爸爸指責媽媽只知道罵,吵了半天,孩子跑了,一晚上也沒回去。”唐老師回憶。
上了初中以后劉風開始喜歡一款網絡槍戰游戲,在游戲中玩家被賦予了強大的殺人武器。游戲的規則很簡單,殺光自己的對手。
劉說,“喜歡游戲,是因為贏了之后會有一種榮譽感,輸了之后也沒有關系,還想再來一盤。”在平常生活中,他已很少能體會到這種光榮。
在游戲里,劉風名叫“舊城半愛”,是一個在線時間超長且擁有昂貴裝備的玩家。
“他的好勝心,都用在了打游戲上面。”他的朋友劉磊說,這個游戲很燒錢,劉風又沒有錢于是就去偷。
對于劉風的盜竊,村子里的人并不陌生。他們說,村上的商店經常丟東西,大家都揣測是劉風干的,不過很少有人去說。一位村民說,劉家人很兇,早年劉風同父異母的哥哥偷了鄰居十塊錢,鄰居找上門,卻被他父母罵了回去。
劉風所在的中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中學。全校2032名學生,至少有1200位留守兒童。
“這些孩子很難管。”校長趙家輝說,校門口常有15歲左右的大孩子成群結隊堵著,敲詐更小孩子的錢。對于這些行為,學校“打不得,罵不得”,只能報警。
10月21日下午五點,記者進入學校,見到很多孩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抽煙,一位學生邀請記者去圍觀初三學生打群架,理由是“天天都有,讓你見識一下,很好玩。”
“暴力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他說,自己曾看到同班同學拿著刀追到別人家里。女生之間也有斗毆,女生的衣服被撕爛,頭發被大把扯下。
“他們中大多是留守兒童。”趙寧班主任說:“教育好一個孩子需要很多年,而變壞,是瞬間的事。”
一個月前,劉風又一次盜竊。這次劉的父母把他送進了公安局,在公安局劉看見父母當著警察面放聲大哭。“不是給我求情,而是警察說我不滿十四歲他們也沒辦法。”從公安局回去之后,劉風的父母決定停掉劉風原本一天五塊的零用錢,沒錢玩游戲成為劉風最先要解決的問題。
“搶了李老師的錢后,原本打算把她放了。”劉風說,決定殺死李老師是因老師喊了一句話。
“救命”
10月18日,李桂云高喊了一聲“救命”。劉風慌了。“怕她報案,把警察叫來,那樣我就什么都沒了。”
“我用剪刀嚇她,在她的脖子上劃了一刀,然后一直掐著。”劉風回憶。
新廉小學一位看過審訊筆錄的老師說,筆錄顯示:李桂云求饒時,趙寧、孫力兩人一度心軟,不想再打了,而劉風安慰兩人:“打她沒關系,我們反正是小孩,不會坐牢的。”
見面時,劉風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他確實模糊記得,看電視時了解到未成年人不需承擔刑事責任。
劉風回憶,三人曾商量把老師埋了,最后因為沒有力氣挖坑而作罷。最后,他們把李老師的房門反鎖,拿出了大門鑰匙,又從外面把學校大門鎖好。
做好一切后,并未逃走,而是坐公交到了縣城,在賓館開房,又到了網吧。
首先意識到李桂云出事的是她的嫂子。她說,在尋找李桂云的過程中人們透過窗戶發現室內物品散落一地。接下來,沖進房間的人們在床下找到了渾身是血的李桂云。
警察趕到現場的時間是下午六點。現場情況讓民警一度認為作案人較為老練,“犯罪嫌疑人都是十二三歲的小孩,實在不可思議”,邵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教導員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警方破案源自對周邊群眾的走訪。據廉橋派出所的所長說:通過走訪學校周邊群眾,有人說看見三個孩子翻圍墻,其中有一個小孩叫孫力。獲悉這一線索后,警察第二天早上找到了去上學的孫力,最終鎖定他們還在網吧。
邵東警方提供的一段抓捕視頻顯示,劉風被抓獲前仍在打游戲,直至警察把他按在桌上。被控制時,劉沒有反抗,順從地走出網吧。
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命案發生后,廉橋鎮一中的老師們陷入了一場辯論。一部分人認為,他們的同行——一個無辜的老師被殺死,他們也是受害者,自己與殺人者無關;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是自己的學生殺了人,是不是教育出了問題?我們是不是要對此負責?
校長趙家輝說,盡管大家誰也無法說服對方,但一些共識還是很快形成,那就是“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事發后,學校組織了一次針對學生留守情況的摸底,給每個留守兒童都安排了固定的幫扶老師;上周,請到了廉橋鎮分管政法工作的副書記做專題的法制講座;這段時間學校的主題班會,只有一個話題——那就是網絡的危害。
“我們現在回頭再看,我們以前也教育,但重視的是知識的傳授,都是面上的,并不完善。”廉橋一中校長說。
除去老師們的討論,當地政府也對這起殺師案中暴露的問題進行了整治。
邵東縣文廣新局局長李秋兵被立案調查,接下來,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局長李正端在被免職后也被相關部門立案調查。最終,廉橋鎮中心學校校長被誡勉談話,發生命案的新廉小學校長被免職處理。
10月24日,李桂云遇害六天后,劉風在邵陽市工讀學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那一天,劉站在隊伍最邊上,跟著教官學手語版《感恩的心》,動作遲鈍、僵硬,明顯比別人慢一拍。
談及命案后果,劉風神情發生了變化,顯出少有的緊張,談話中第一次抬頭直視記者的眼睛:“我出去之后,是不是會坐牢?”
躊躇了半天,又問:“你見過我爸爸媽媽嗎?我上課的時候老是很恍惚,好像看到爸媽從大門走進來,來看我了。”但他不知道,他的父母因為無力應付隨命案而來的各種煩惱,已經在10月23日離開了邵東。
■ 對話
13歲弒師少年:殺人后,夜夜被噩夢驚醒
“不敢也不愿再回想”
新京報:你現在在工讀學校的生活是怎樣的?
劉風:早上起來跑步半個小時,做五十個俯臥撐,還有另外的運動,然后吃早餐。全天都是課,不能休息,又累又餓。感覺一天都呆不住了,只想離開這里,現在就想回去。到了這里,才發現原來的生活有多好。
新京報:在學校和大家提起過這個案子嗎?
劉風:說過,剛到的時候,老師讓我們三個在臺上跟大家講我們作案的經過,我不是很想說,覺得很羞愧,但是沒辦法。
新京報:你覺得能忘得掉嗎?
劉風:忘不掉,每天晚上都睡不著,有時候會夢到李老師,夢到她來找我償命,總是被噩夢驚醒。
新京報:你很怕爸媽知道自己犯錯嗎?
劉風:怕,當時殺她(李桂云)主要是怕她喊人,怕被警察知道之后抓到公安局去,怕爸爸媽媽知道這件事情。差不多一個月前,我偷東西被發現,到了公安局,爸媽就很傷心。我自己都沒想到,一個月后我又這么做了。
新京報:你知道殺人的后果是什么嗎?
劉風:知道,是坐牢。我意識到自己殺了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新京報:你在現場是不是說過“沒關系,我們還小,不犯法”?
劉風:是,我當時是安慰他倆,希望他們鎮定一點。但是不知道是14歲以下的孩子不坐牢。我只是模糊記得,以前在電視里面看到過,小孩子犯罪不會受到處罰。
“知道逃不掉”
新京報:看網上你被抓的視頻,你被便衣銬起來的那一刻很鎮定?
劉風:看起來很鎮定,其實很想哭,覺得很痛苦,但是沒有表現出來。我知道逃不掉,也不想掙扎。
新京報:被抓之后你見到父母了嗎?
劉風:先是在公安局見到了媽媽,媽媽哭,我也哭,媽媽說讓我來了工讀學校要聽話。
新京報:后來在學校見到了爸爸?
劉風:是,爸爸怪我,說我太沖動了,做事完全不想后果,但是他也說自己很后悔,是他沒有教育好我。
新京報:有沒有想過如果沒經歷這一切,人生會是什么樣子?
劉風:以前我還想過要考大學,我現在也考不上了,放棄算了。但我還是打算初三下學期最后努力一下,至少考一個中等的高中,上完高中出去工作。我要多掙一點錢,對媽媽好一點。
新京報記者 羅婷 湖南邵東縣報道
(文中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