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關于河南南陽一名15歲學生熬夜寫作業猝死課堂的消息被熱傳。由此,在校中小學生的學業壓力和睡眠時間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盡管這一問題總是那么讓人無奈。
那么,在早就開始實施“最嚴減負令”的廈門,情況又是如何?孩子的睡眠時間被擠占了嗎?他們的作業是否也多得讓人心疼?
廈門背景 教育主管部門幾次三番重申“減負令”
廈門義務教育階段各校“按規定”該布置給學生多少作業量?廈門市教育局其實早就有所規定。
比如2011年,廈門市教育局就曾發文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而其他年級各科作業量如何把握,也都有明確的參考標準,例如語文科三四年級學生當天完成書面家庭作業的總時間不超過25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35分鐘等。
到了2013年,廈門市教育局還出臺了一系列號稱廈門史上最嚴“減負令”的規定,要求小學和初中每天都必須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其中小學低段依然不能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作業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初中生每天作業量控制在1.5小時以內。
此外,雙休日、節假日的作業量也被列入了嚴控范圍,而且每學期只能考試兩次。
針對當時許多學校私自將早讀時間提前延長、層層加碼的做法,最嚴“減負令”明確要求,小學早晨上課時間是8:00,初中上午7:50上課,由此以保證學生睡眠。
就在上周,市教育局還專門下發了一個關于規范作業管理的通知,重申了對作業量的時長控制,再次強調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作業的質量。同時明令禁止了一些學校將家庭作業轉嫁到家長身上的做法。
另外,由于普高并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減負要求也不同,比如規定寄宿生晚自習時間不能超過3課時等。
執行情況 許多學生每天作業量依然遠超“規定”
從這些規定看,廈門的小學生和初中生應該很幸福,只可惜,并不是所有學校所有老師都能“按規定辦事”。
采訪中,集美區一所公辦小學的學生家長說,“孩子才上四年級,每天回家至少都要做兩個小時的書面作業,這還不算手抄報、PPT那些孩子根本無法自己完成的家庭作業。”
該家長抱怨,特別是到了快期末考的時候,經常是語文、數學每天都各有一張試卷要做,就跟高中的題海戰術似的。“孩子每天吃完晚飯就趴在書桌上,基本要到10點多才能完成,都把孩子累得病倒了!”
而每次教育主管部門在重申作業量規定的時候,也總有家長會冒出這么一句:“我只能表示呵呵了。”一位已經習慣了被布置大量作業的學生家長說,他的孩子在位于思明區的一所實驗性小學上三年級,剛上一年級時正好遇上最嚴“減負令”發布,那段時間孩子回家真的很輕松。“可是后來,情況慢慢就不一樣了,有時候孩子居然要到晚上11點才能完成作業。”
這位家長認為,有些老師在布置作業時根本就沒有估算好孩子需要花費的時間,“有一次到了晚上9點多老師才發短信說作業太多,可以不用寫完……”
當然,不能否定還是有許多學校“規規矩矩”按要求行事了。比如蓮花小學、濱海小學、廈門一中初中部等校的一些家長都肯定了學校確實在“減負”。
根本原因 當前教育體制造成了巨大的隱形壓力
面對家長的抱怨,老師也有話要說。比如這所實驗性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班主任老師認為,她布置的作業量遠沒有一些家長所認為的那么大,只是因為有些孩子專注力不夠,做作業時經常分心,效率不高,才延長了做作業的時間。因此,“有時候家長也要從孩子自身找原因”。
另外,該老師還透露,若作業布置得過少,另外一些家長也會有意見。“曾經有家長反映過,因為擔心他們自己的孩子作業做得太少,別的班級或其他學校的孩子作業做得多,成績超過了自家孩子,所以他們還自己給孩子出題加作業。”
教育主管部門幾次三番要求給學生減負,結果卻遭到部分家長抵制,這樣的情況其實并非個例,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受當前教育體制的影響。
就如一位公辦小學校長所說,盡管學校和老師也希望孩子們能有個輕輕松松、快快樂樂的童年,但在分數決定一切的大前提下,高考就擺在那里,減負令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就容易被打折扣。
先別說目前教學成績依然是老師考核的主要標準之一,就算老師和學校能在最大程度上為孩子減輕負擔,但高考從上而下層層轉嫁下來的壓力,也會讓家長站到對立面去。就像當初廈門要取消早讀,卻遭到部分家長反對一樣,所以有些學校又偷偷恢復了早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