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香”的老師從來不是被逼著進步的
人無完人,沒有人會成為別人眼中完美無缺的人,作為老師,受到來自校領導、學生、家長、社會等方方面面的評判,不可能做到令所有人都滿意。中教君列舉“最吃香”的老師,不是為了讓老師為了別人的評價而活,更不是教老師們急功近利地把心思都花在揣摩領導的喜好上,而是為老師們的努力提供方向性的參考。因為老師們從來不是被逼著進步的,老師們也有著自己的“心氣兒”!
能不能“吃香”,離不開環境的風格
有老師曾這樣說,要客觀地回答“校長喜歡什么樣的老師”這個問題,應當聯系并思考另一個鏡像問題“老師喜歡什么樣的校長”。如果一個人和自己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自然就很難得到環境的包容和認可。
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改變環境,只能將主要矛盾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對于老師來說,做好教學工作和行政任務是最重要的,能夠盡自己所能將分內之事做到最好,至少不會辜負成為老師的初心與理想。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校領導和老師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通過教育工作將學生培養成優秀的人,大寫的人。
因此,如果您身處的教育環境并不如自己所愿,一方面可以從自我出發,主動去改變、適應環境,一方面也需客觀看待這其中的辯證關系,切勿過于煩惱困擾,甚至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
老師們的成長動力來自自身
武漢市第六十四中學的物理老師張文虎和他的同事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非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們組成了一個零基礎研發團隊,為本校的老師們研發了一款教學云系統,通過該系統,老師可以快速批改數百份作業,并生成作業大數據,學生還能用電腦或手機,隨時隨地登錄系統,看教學視頻,完成作業。因此,老師們稱該系統為教學“神器”。
從2012年底正式研發開始,張文虎等3位老師幾乎所有的周末和夜晚都在電腦前度過。零基礎的他們只能靠自己從網上搜教學視頻、自學自練,啃下一塊塊硬骨頭。對張老師和團隊來說,支撐他們咬牙做下去的最大動力還是自身對教育成果的追求。
“挺享受這個過程的,當老師總要有些情懷。能從繁重的重復的工作中解放,讓學生能更高效地學習,提升物理成績,再多辛苦也值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比比皆是,老師們無論是利用節假日參加各種業務培訓,還是通過自主學習取得進步,都是源于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源于自己對作為老師的負責與擔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