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京的好友小婧在微信里跟我說,她八個月大的兒子可能明年就要送回福建老家讓父母帶了,現在想到這事就難過地掉淚。
小婧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已經送幼兒園了,兒子今年三月出生。一直以來是丈夫的姐姐來家里幫忙照顧小的,她和丈夫接送大的。三個大人,兩個娃,偶爾有個頭疼腦熱的,加上工作緊張,雖然常常忙得腳打后腦勺,但好歹能應付。但由于一些原因,過了春節姐姐就不能來北京繼續幫忙看孩子了,請保姆又不放心,小婧的媽媽要到來年的11月才能退休,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如何安置小兒子成了問題。
“如果送回老家,他這一年的成長我全都錯過了。”
“那還有什么別的辦法么?”
“或者就只能我辭職。”
話雖這么說,但誰不知道辭職容易就業難。小婧現在在出版社工作,一來工作是她喜歡的,二來每周有兩天不用坐班,時間上比起其它朝九晚五的工作相對要自由一些,多少能多點時間照顧兩個孩子。真的辭職了,再回去就不容易了。
國內像小婧這樣的情況估計不在少數。有了孩子之后,基本都有家里老人或是親戚來幫忙照顧。
而在美國這邊,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鮮少有祖父母住到家里來照顧小孩的。不論是一個兩個還是三個,都是夫婦倆自己搞定。難道真的是“美國爸媽是超人”么?當然不是!雖然家里沒有幫手,但社會上卻有多種類型的育兒服務。
▌首先是Out-of-home care,把娃送出去請別人照顧。
1. Child Care Center 托兒所/幼兒園/兒童看護中心
也叫做Child Minding或Dayccare。接收孩子的年齡從6個星期到12、13歲。是的,你沒看錯,最小6個禮拜就可以送托兒所了。這在國內聽來簡直不可思議!但是美國很多公司只給六周的產假,如果媽媽要上班,家中又沒有人幫忙照看孩子,就只能送托兒所了。
我的一個朋友當年就是在第二個兒子六周的時候送的托兒所,看著我們驚訝的表情,她說“不用擔心,老師們比咱做家長的專業,知道怎么照顧孩子。”據她的經驗,和祖父母照看過的大兒子相比,二兒子要獨立許多。當然,不是不得已,別說中國家長,就是美國家長也不會把這么小的孩子送去托兒所。而且,也不是每個托兒所都接收那么小的孩子,有些要從8周開始。
Child Care Center一般都是按照年齡分班,不同年齡師生比例也有不同。
參照紐約州的標準:
6周至9個月
師生比1:4 一個教室最多8個孩子
18周至27個月
師生比1:5一個教室最多12個孩子
3歲
師生比1:7一個教室最多18個孩子
4歲
師生比1:8一個教室最多21個孩子
5歲
師生比1:9一個教室最多20個孩子
6歲至9歲
師生比1:10一個教室最多20個孩子
10歲至12歲
師生比1:15 一個教室最多30個孩子
Child Care Center的價格是越小的孩子越貴,比如6-27個月的孩子,一般一周在200刀到250刀不等。
2. Family Child Care家庭托兒所/幼兒園/兒童看護中心
簡言之,這就是在人家家里上幼兒園。這比Child Care Center價格要低。一般一周在180刀上下。家庭托兒所通常不分班,嬰兒、幼童、學齡前兒童都有。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被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不過,對孩子的個數,各個州同樣有規范和要求。同樣以紐約州為例:
小型Family Child Care:
孩子總數3至6人(可再增加兩名學齡前兒童);
如果有一或兩個孩子小于兩歲,每位看護者最多可同時照顧5個孩子,如果只有一個孩子小于兩歲,則可同時照顧6個孩子;
看護者自己的孩子如果沒有送到外面的Child Care,也要算進孩子總數;
小于兩歲的孩子一個看護者最多同時能照顧兩個。
大型的Family Child Care:
孩子總數7至12人(可再增加兩名學齡兒童);
師(看護者)生比:6:1;如果是小于2歲的孩子,則為2:1;
看護者自己的孩子如果沒有送到外面的Child Care,也要算進孩子總數;
▌除了把娃送出去,美國人也請人來家里幫忙帶娃,In-Home Care。
1. Babysitters 臨時保姆
應該說很多美國夫婦都請過Babysitter,比如家里臨時有事沒人照顧小孩,或者夫婦倆想出門吃個飯看場電影,就需要有人來家中照看小孩幾個小時。雖然美國沒有專門針對babysitter的法律,但是不同的州、市或地區都有各自的指南,針對babysitter的年齡、資質等有相應的要求。比如大部分的州都要求babysitter不能小于13歲,而且建議babysitter(尤其是年齡小,沒有經驗的)要上一些如何看護孩子的課程,也建議父母最好要請掌握急救知識,包括CPR(心臟復蘇術)和Choking recovery(窒息復蘇)的babysitter。
Babysitting的費用也沒有規定,一般來說在每小時8刀-18刀之間,但我也見過5刀一小時的,也有20刀一小時的。這和所在地區的生活成本以及孩子所在家庭的經濟情況都有關系。在美國,很多初中高中生都會做Babysitter賺些零花錢。剛開始我覺得這么小的年紀怎么能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們照顧,但其實真是多慮了,一些孩子雖然年紀不大,babysitting 的經驗還不少,孩子們也很喜歡他們。不過和國內不同的一點是,美國人已經習慣了這個方式,所以夫婦倆出門也放心把孩子交給babysitter,因為他們希望在有了孩子之后,盡量不要完全改變或犧牲原先的生活狀態,偶爾有些獨處的時間還是很重要的。
2. Nannies 保姆
Nannie和babysitter不一樣,后者多半是不固定的,需要的時候才請,但前者就是一項專業工作,不管是否受過專業的訓練,Nannie是把看孩子當做自己全職工作的,所以一般也都比較有經驗。因此,費用也相應的要高一些,一般在16刀到25刀每小時。
最后還想說的是,稅收作為美國政府調節國家各項問題的重要工具,對孩子及孩子看護亦有優惠。簡言之,對于年齡17歲以下的孩子(必須是美國公民,并且跟父母一起報稅),每個孩子每年最多有1000美元的退稅,但如果夫妻兩個人的調整總收入(AGI)高于11萬元(單身超過7.5萬元),收入每增加1000元退稅就會減少50元。另外,請人照看孩子的費用也可以申請退稅(credit for child and dependent care expense)。如果夫妻雙方需要工作,將孩子交給他人照看(或者送入托兒所),費用也可部分申請抵免。
如此看來,雖說不依靠老一輩幫忙是傳統,但美國夫婦之所以能不求家人幫忙而自己撫養孩子,并不是因為自己多么無所不能。以上這些規范、可靠的服務的存在,才讓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甚至更多口之家能作為一個社會細胞獨立運作。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