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福建 福州 閩南 臺灣 國內 國際 娛樂 體育 圖庫 視頻
      論壇 房產 創業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國 交友 婚嫁 親子

          中學生研制衛星上天 可跟蹤拍攝霧霾臺風

          周五上午不到11時,北京市八一學校高二(1)班的蔣以恒來到學校剛剛改建完的一間教室里,這里已經聚集了十幾名學生,他們正圍在電腦前緊盯著屏幕。

          “這里是我們的地面站。”蔣以恒說。學生們盯著的圖像叫“瀑布圖”,每天上午和晚上的11點左右都是他們能接收“八一·少年行”衛星信號的時間段。蔣以恒他們就是來等待接收當天的衛星信號的。

          這一天,他們準備完成校歌的下載并進行播放。

          載荷、對地傳輸、衛星、發射……對于很多人來說,這些詞語代表的是尖端科技、代表的是航天和太空,似乎與普通人的生活離得很遠,與十幾歲的少年更是不沾邊。

          但是,就在去年,八一學校的30余名中學生,在航天專家的指導下,全程參與研制了一顆低軌道科普衛星,主導完成了衛星4項載荷的設計,并且在去年12月28日成功地將這顆名為“八一·少年行”的衛星發射到了太空。

          這顆屬于孩子們的衛星,將完成對地拍攝、無線電通信、對地傳輸音頻和文件以及快速離軌試驗,比如可以跟蹤拍攝霧霾、臺風等天氣現象,支持全球無線電愛好者開展通聯活動等。此外,《東方紅》、北京市八一學校校歌等音頻文件也隨這顆衛星一同升空,地面將接收解碼后播放。

          衛星上天了,孩子們的生活又回到學習、考試、補習這條軌道上來。

          但是整整一個學期為衛星忙碌的日子,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發生了改變。

          航天其實也不難!中學生也可hold住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科學家。”高一(8)班的任健達說,他最喜歡研究機器人,喜歡漫威電影中的發明家“鋼鐵俠”。

          幾乎每一個孩子從小都有一個當科學家的夢想,幾乎每個孩子也都有過飛上天去的夢想。

          不過,在孩子們的概念中,科學和科學家都是很遙遠的事,“我覺得科學是很神秘的東西,在我的印象中科學家的樣子就是:一個穿著白大褂的老人手里搖晃著一個做實驗用的瓶子。”蔣以恒說。航天更是高不可攀。

          不過,這一次,孩子們突然覺得科學、航天原來離他們不遠。

          去年四五月,學校發出了科普衛星研制團隊成員的招募,同學們報名異常踴躍。很快一個小小的團隊組成了。

          緊接著孩子們在暑假中迎來了第一期的培訓。

          “來給我們講課的都是航天三院、五院的專家和元老。”八一學校國際部高二的徐依菲同學說,跟航天相關的各個系統專家都來給他們講課,據了解,給孩子們上課的是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科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微博)等單位的專家。

          “我第一次知道還有那么多種衛星。”徐依菲說,雖然平時很少接觸到這些內容,但是孩子們覺得這些知識其實并不是完全沒有見過,似乎是把知識進行了新的組合,“有點兒像科普”。

          通過一個星期的集中授課之后,孩子們開始自己動手制作。兩個星期后孩子們做出了一顆模擬星。

          “最初的時候,孩子們真的覺得航天不難。”八一學校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李銳說。

          也許這正是此項目設計的初衷:讓更多孩子因為純粹的喜歡而去接觸科學。

          “小時候就覺得衛星導彈能飛上天很厲害,航天人都是英雄般的存在。正好學校有這個項目就參加了。”任健達說。

          不少孩子說,自己就是因為好奇、好玩,才“撞”上了這個項目。

          “這些孩子不是我們選拔出來的,而是自愿報名來的。有些孩子來了以后覺得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有趣,就退出了,也有的孩子因為好奇而加入。”李銳說。

          有專家就曾指出,很多科學研究最初都源自這種好奇和好玩。只有當孩子們覺得科學不是高高在上的時候,才會敢于去嘗試,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科學。

          航天真的好難!“不能出絲毫差錯”

          不過,當孩子們深入參與研究的時候,他們才真正知道航天真的不僅是好玩而已。

          11月,孩子們迎來了二期培訓。

          培訓是在南京理工大學(微博)進行的。

          一期的時候,學生們每個人會獨立負責一個系統,到了二期培訓的時候,所有的學生被分成了6個組,每個組負責一個系統,比如:結構熱控設計組、計算機設計與編程組、軌道姿態組,等等。

          這回的培訓就更加專業了,知識也深奧了很多。

          “剛開始時,南京理工大學老師講的東西我們都聽不懂,大家都很崩潰。”很多孩子跟徐依菲有類似的感受。

          雖有專業老師的指導,但關于衛星研制的知識和操作深奧復雜,不少知識是大學階段才會講授的內容,而這些沒有專業基礎的中學生完全是從零開始學起。

          “我們組的學習內容非常理論化、抽象化,非常不好理解。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編程,第一次接觸STK這種專業軟件。”高二(1)班的李潞蕓說。

          李潞蕓參加的是軌道姿態組。

          對于這些孩子,知識難度的增強應該是他們能想象到的困難,而擺在他們面前的真正困難其實是:任務繁雜但是不能出現任何一個小的紕漏。

          動手能力一向很強的任健達加入的是結構與熱控組,要參與衛星的裝配。衛星的裝配每個環節的要求都很嚴格,一環緊扣一環,操作過程中是絕不允許“手抖”的。

          這些從小玩樂高、機器人長大的孩子,突然感到了組裝衛星這項工作的不輕松,“僅螺絲釘就有很多類型,每個螺絲釘都必須安裝準確,平衡度測試也不能出任何差錯。”任健達說。

          “有個瞬間我腦海中閃過了后悔來南京的念頭。”跟李潞蕓同組的高二(2)班劉黎明說,“面前總是一堆密密麻麻的數據,而且任何一個數據都是不能出錯的。”

          “孩子們參加了一輪輪評審會,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李銳老師說。

          “研討會磋商至深夜,只是為了一項發生幾率非常小的故障的后備措施。”學生朱迅說。在一輪輪的評審中,專家們不停地討論各種方案可能出現的情況,每一種情況將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孩子們漸漸理解了航天的工作方式,明白了發射中哪怕出現一點點的偏差也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后果。

          經過一小段時間的調整,孩子們慢慢地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狀態。

          任健達和其他小伙伴們幾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1點左右。

          “在匯報的前一晚,我們組一起準備到深夜,只想讓匯報更加嚴密完整些。”李潞蕓說。

          為確保模型的準確無誤,孩子們一次次進行模擬,反反復復測試。“有時他們晚上根本沒時間吃飯,老師買來了南京特色鴨血粉絲湯,孩子就一只手夾出兩口吃,另一只手仍在算軌道。”李銳說。

          終于,孩子們堅持走到了衛星發射這一天。

          “聽到點火的指令時,我期待著,祈禱著……遠處的發射場,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轟隆聲,當時甚至感覺到腳下的大地都在微微振動,那振動直達我的心底。”李潞蕓這樣記錄發射時的場景。

          這大概就是科研工作最誘人的地方:當你解決了難題就會成就感倍增,而且難度越大成就感就會越大。更何況,孩子們正在參與的是把衛星放上天這么激動人心的事情。

          遭遇失敗如何歸零 未來的路清晰了!

          發射的日子,對于孩子們來說注定會成為一個紀念日。

          不過,當所有震撼都歸于平靜之后,徐依菲說令她印象最深的是,那天自己手里緊緊攥著的一疊A4紙。

          “上面寫著各種預案。”徐依菲說,“整個等待發射的過程我腦子里都在想:如果發生了什么情況,我要馬上判斷出是哪里出了問題、出現的是什么問題,還要馬上給出處理辦法。”

          出現問題立刻給出備案,這么多天的航天經歷教會了孩子們如果失敗如何歸零。每一步都是關鍵一步,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再關鍵也得歸零,使用替代方案。

          這些孩子剛參與的時候,多少都有些糾結:既覺得項目有意思吸引人,又擔心項目會牽扯太多精力影響學習。

          “我期中考試成績就不太好,之前都是班里20名左右。期中成績下滑了很多。”蔣以恒說。

          以前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可能會患得患失,參加項目的時候想著學習,學習的時候又想著項目。最終讓自己背上了巨大的包袱。

          現在,他們有了“歸零”“預案”的思維方式,雖然每天的學習生活仍然很辛苦,“但是目標變得更清晰了,做一切事情都有了動力。”徐依菲說。

          在去南京的路上,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看書并完成學校的作業;蔣以恒在期中考試結束后也決定繼續參與小衛星的項目,每天把衛星研制之外的時間全部利用起來,狂補落下的課程。

          現在這些孩子會時不時地到學校的“地面站”等著小衛星的信號,他們中的不少人也暗暗立下志向將來學習跟航天相關的專業。

          其實,孩子們的將來還有太多未知數,不過,曾經仰望星空的孩子也許會把理想放飛得更遠。

          責任編輯:莊婷婷
          春節長假將盡 返程車輛排起“長龍”
          溫州民房倒塌 六旬老人被困15小時后獲救
          ?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亚洲三级电影网址|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图色40p|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91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