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申請美國研究生的同學經過了TOEFL和GRE或GMAT的重重考驗,現在已走到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關——申請文書。不少同學在準備文書時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我根據自己的經歷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研究生申請文書(Statement of Purpose),是美國研究生申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GPA、標準化考試成績、語言考試成績、簡歷等等都是客觀指標,申請文書是在申請材料中唯一一個主觀闡述“我是誰”的機會。學生可以用個人風格敘述自己的學術背景和社會經歷,表達自己的職業規劃、選擇具體某所大學和研究生項目的原因。
本科申請文書(Personal Statement)一般是個人成長經歷的敘述或人生重大事件對自己的影響(與具體的學術目標基本無關),形式多樣,鼓勵創新。而研究生的申請文書更像是“學術研究計劃書”,一切都是圍繞自己的研究方向來進行,形式比較固定。比如,申請物理或化學的研究生,那么整篇文書應該出現的內容全都應該是關于物理化學的科研、學術、活動內容,像學生會主席等與學術無關的事就沒必要提。
一篇標準的研究生申請文書包括容:開頭、學術背景、課外活動+社會經歷、國際經歷、選擇此專業的原因以及想解決的研究問題、未來職業規劃、選擇該學校該項目的原因、結尾。
開頭一般用于說明自己的興趣來源,是什么事情激發了自己對該領域的研究興趣。比如說,如果學生想申請文學專業的研究生,那么開頭可以寫自己讀過的第一本書或者是對自己影響深遠的一部作品,它是怎樣幫自己打開了文學世界的大門。
第二部分學術背景,招生官想看到學生為該專業做過的學術準備,上過的課程、學過的知識、讀過的專著以及參與過的學術研究項目。這一部分的作用在于展現自己已經為更高層次的學術學習做好了準備。需要注意的是,在寫這部分內容時,需要展現自己學到的“具體知識和技能”以及“自己對于專業的熱情如何進一步激發”,而不是簡單進行課程和事件的羅列。
第三部分應該敘述課外活動以及實習工作經歷,重點要體現自己學到的與專業相關的社會能力、軟技能以及專業所需的能力,對于工作內容和過程可以省略,重點描述自己的收獲。
第四部分是國際經歷,這不是必寫的內容,有國際經歷(包括交換、暑期學校以及海外志愿者或者實習等)的人,可以寫寫這些經歷;大部分人是沒有海外經歷的,可以不用寫。寫國際經歷時,同樣需要注意寫出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收獲,而不是單純描述見聞。
之后要談到的是自己的職業規劃,一般來說包括短期(畢業后)和長期(5-10年)的職業規劃,不必具體細化到某一個公司,但是要明確說出自己的領域,當然是要跟正在申請的這個專業相關的。最后就是要寫出自己為什么要申請這個學校的這個研究生項目,切忌“某某學校是世界上最好的學校”這一類表述,應該從該研究生項目能提供的資源入手,包括其師資、科研強項以及課程安排,最好是能明確指出自己對于某教授的某一門課非常感興趣,這樣能體現出申請者對項目的了解。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條檢驗文書好壞的萬年真理——用研究生項目官網的“項目介紹”(program description)來檢驗文書是否達標。大家經常發出疑問——我們怎么才能知道不同學校到底需要什么不同的類型學生?從哪里能夠得知這些信息?這些信息在項目官網上就能找到,基本上所有的項目都會寫明“我們培養的是什么樣的學生”或者“我們尋找一群怎樣的學生”,然而大部分申請者從來不仔細研究這些內容。請記住,招生官只能通過文書來還原一個申請者的形象,并且會用這個形象與本身項目想要招收的學生形象進行對比,所以官網上的項目介紹是“唯一的文書試金石”。同學們可以對比官網的項目介紹與自己文書中呈現的申請者形象,看是否相符,再進行進一步的修改。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