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3日報道,2011年巴登—符騰堡州(德國西南部州)廢除了高校學費制度,至此截止2014年,所有的德國高校都不收學費;然而,德國西南部的高校近日宣布,將于明年開始對歐盟成員國之外的留學生收取學費。
巴登—符騰堡州政府宣布,從2017年秋季開始征收歐盟以外留學生的學費。高等教育部門承認他們已經無法為所有學生提供免費教育,而且這項變革也旨在為德國減少債務。
諸如斯圖加特大學和海德堡大學等德國高校中,英國學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英國一旦脫歐,英國學生每學期須支付1500歐元(1256英鎊)的學費。對于第二學位,學生只需支付650歐元(544英鎊)的學費。
這一學費變革有望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在德國其他地區施行。
康斯坦茨大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盡管巴登—符騰堡教育研究部采取征收學費以降低支出,但其也盡量避免對本州學校的聲譽以及科學研究的發展造成劇烈影響,也不希望減少招生數量。她解釋道:“巴登—符騰堡的綠黨以及基督教民主聯盟的聯盟協議禁止高校征收學費。”但根據德國高等教育部,他們必須在明年填補大約4,800萬歐元(4,020萬英鎊)的資金缺口。
新立法規定,獲得德國高等教育入學資格的國際學生以及伊拉茲馬斯成員州的學生不需要交學費。此外,獲得歐洲永久居住權的非歐盟成員國學生也不必交學費,最后批準留在德國的難民也不必交學費。
目前在歐洲,德國是為數不多的提供免費高等教育的國家,除了德國還有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
今年10月,歐洲投資基金與私人信貸Future Finance簽署了3000萬英鎊的協議,以資助伊拉茲馬斯計劃的研究生,協議到2020年為止。根據伊拉茲馬斯計劃,英國學生可以申請在歐洲大學學習一年,作為其英國課程的一部分。到目前為止,本科以及研究生的交換項目依然靠歐盟資助,但英國脫歐后的資助就不得而知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