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近日報道披露,英國內政部正在考慮將英國大學的國際學生數量從現有30萬削減至17萬。對此,《法制晚報》記者通過采訪得知,事實并非如此。英國大學組織Universities UK發言人克萊拉·普拉基特稱這條報道是“絕對失實”的,英國移民局內政事務署注冊高級移民律師劉鵬認為其中大部分是媒體的錯誤解讀。
另外,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數量仍在持續增長,但留學生畢業以后留在英國會變得越來越難。法晚記者就此聯系英國內政部,但是截至發稿沒有收到任何答復。
醞釀新規?
英媒稱內政部考慮將留學生數量削減近半
據報道,英國內政部正在考慮制定更為嚴格的學生簽證規則,削減英國大學海外留學生數量,從現有30萬削減至17萬。
報道稱,英國內政部長安珀·路德在10月份舉行的保守黨會議上承諾,對國際學生的數量將會進行“打壓”,其中就包括對于低質量大學和課程,要制定更加嚴格的簽證規則,削減留學生數量。
自英國宣布脫歐以來,新上任的首相特雷莎·梅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的移民簽證新政策。報道指出,安珀·路德出臺針對留學生的新限制,推行一系列限制移民措施,包括嚴控學生簽轉工簽,大幅減少外國學生數量,將學生簽證精英化,確保英國世界領先的院校吸引都是最聰明、最優秀的學生。
《泰晤士高等教育》雜志對此總結得比較到位:新政策是要讓“低品質”課程的國際學生來英變得困難,而讓“最好的”大學占據優勢。
學校態度
校方不滿優秀學生可能因不明理由被拒
報道稱,這一舉措將使得英國大學校長們感到沮喪。他們認為優秀的海外申請者會因為不知名的原因被拒。大學的領導者們則表示一些好學生在經過在簽證環節中艱難的“信任”面試后,已經被面試官拒絕。
例如,申請者不知道大學圖書館的開放時間,申請可能會被認為不“誠懇”;如果不知道所申請的大學副校長的名字,申請者可能被拒之門外。
另一名副校長接受《衛報》采訪時表示,過去數個月來英國簽證和移民部已經出現了“顯著的變化”。這名副校長還稱,一些申請者被詢問的問題還是國內的學生從不會問到的問題,例如“他們在25歲和30歲時會做什么,他們在40歲時會掙到多少錢?”
另外,有些學校警告稱,削減留學生簽證數量帶來的后果比預期后果更為嚴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大學校長譴責稱,削減留學生數量的做法很瘋狂,并表示政治將會摧毀經濟。英國卡迪夫大學副校長科林·賴爾登對此表示贊同。
英國大學組織Universities UK的數據顯示,國際留學生為英國帶來107億英鎊(約合93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記者追訪
報道“絕對失實” 大部分是媒體錯誤解讀
英國大學組織Universities UK發言人克萊拉·普拉基特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衛報》的報道文章內容是基于不具名的信源的猜測,英國政府并沒有宣布任何削減真心想要來英國學習的國際學生數量的計劃。
普拉基特表示,實際上,文章本身援引內政部確定削減2/3留學生人數的說法是“絕對失實”的。現在英國政府所做的事是暗示他們想要審視英國學生的簽證系統是如何發揮作用,將會在不久出版一份咨詢文件。
也就是說,目前政府沒有任何計劃來“為難”國際學生來英國大學就讀,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其他國家的留學生。
英國移民局內政事務署注冊高級移民律師、彼得森律師行創辦人劉鵬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這些觀點沒有任何的官方法律基礎和法律依據,大部分的觀點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新任內政部大臣的部分講話等。他告訴記者,“這其中大部分是媒體的錯誤解讀。”
中國赴英留學生仍在增多 畢業留英將變難
普拉基特告訴法晚記者,最新的數據顯示,在所有來到英國的國際學生里,中國留學生占據了第一位,現有89540名中國學生在英國就讀。
普拉基特指出,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已經出現了持續增長,從最近的數據來看中國留學生數量上漲了2%,并且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一增長的趨勢將會改變。
劉鵬表示,盡管本屆英國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減少凈移民數量,但從政府的角度來看,英國政府不會無緣無故削減學生簽證數量。只要學生符合學生簽證要求的,就一定會給予簽證。因此,留學簽證數量是一定不會減少的,只是可能在審核時越來越嚴格。
不過,劉鵬告訴記者,留學生畢業以后留在英國會變得越來越難,這是一個大趨勢。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