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吐槽君的一篇《可怕,多名中國女留生家門口被標奇怪符號,回家后發現桌椅有移動痕跡》的文章刷了屏,有些同學還迅速轉發給了同樣居住在Newport的同學。如果留學生們遇到類似的被標記事件,該如何分辨與處理呢?
對于繁瑣的留學申請,很多留學生都感嘆“這感覺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拿到offer之后,卻仍不能一勞永逸,因為接下來就是開始準備租房了。
以哥倫比亞大學為例,有很多學生在初期無法抽中宿舍,就不得不選擇自己在校外租房,這時候很多同學就要開始和租房中介周旋,還要考慮找一個靠譜的室友。
本以為這一切都塵埃落定,終于可以開始異國求學之旅了,但不得不感嘆,這世界這么大,還有無數想不到的幺蛾子在等著各位留學生。
比如家門口的墻壁上被做了記號,或者干脆被寫了一個“死”字,甚至有女留學生發現自己回家之后桌椅有被移動過的痕跡。這些你敢想象嗎?
奇怪標記屢次出現 甚至還有中文“死”字
在1月31日,北美吐槽君的微博上更新了這則消息。讓許多留學生細思恐極。
結果這事兒還沒完,在2月3日,北美吐槽君又公布了另外幾出離奇的“記號事件”。
根據2015年FBI(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犯罪數據,在2015年一共有約157萬起入戶盜竊案,其中57.9%的入戶盜竊案是使用武力強行入戶盜竊,35.5%是未使用武力的非法入戶,6.6%是入戶盜竊未遂的情況。盡管現在情況仍不明確,但留學生們還是需要加強防范。
竊賊的暗語,你知道多少?
在其中一名留學生的描述與照片中,小編看到了星星的標志,而這個標志曾經也被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過。
《每日郵報》在報道中列舉了幾個竊賊會使用的暗語,這些暗語包含著不同的意思,包括被做標記的這一家是否有料,這一家是否有報警器,這一家是否不值得下手等等。
如果有類似的記號出現在自己的家門口,需要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如果一不當心被盜賊選中,該怎么辦?
在wikiHow這個指導手冊網站中,一共有多種方法應對入室盜竊的情況。
在不被入室盜竊者發現的情況下躲起來
首先,避免主動搜尋入室盜竊者。因為他們有可能會采用暴力的手段,所以最好先嘗試逃離或是躲避。
如果需要警告自己的室友或家庭成員,一個好辦法是提前商議好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簡單暗號。在緊急時刻,向室友傳達這個簡單的暗號(可以是一個單詞或詞組),讓他們能夠警覺起來,并快速撤離。
如果已經無法離開自己的公寓,那么最好找到一間“臨時安全房間”(甚至也可以躲進衣櫥)。建議如果在聽到有人進入房間之后,要快速進入這間安全的房間。
確保這個房間已經從內部被反鎖,如果為了安全起見,也可以考慮自行在安裝只能在房間內打開的門鎖。
提前在安全房間內準備好必備用品:充好電并可以正常使用的手機或電話、自衛的武器(比如球拍等)、食物、水以及急救用品。
確保房間內所有的燈都關了,并盡可能保持安靜。
盡量避免大聲呼喊“我們已經報警了”,因為這樣有可能暴露你所在的位置,除非入室盜竊者正打算強行進入你所在的安全區域。而且哪怕你只有一個人,要記得在措詞上使用“我們”,因為這樣可以讓入室盜竊者感到恐慌并離開。
盡快報警。一旦確保自己安全之后,要迅速報警,并為接線員提供盡量多的細節。
比如“我名叫XX,我住在XX街道,我聽到兩個入室行竊者進入了我家,我現在躲在樓上的臥室,我認為他們仍然在樓下的客廳里。”
確保和電話接線員保持通話,這樣他們也能夠聽到房間內的聲音,且他們可以向你時刻更新警察的動向,并且幫助你保持鎮定。
根據現實情況判斷,選擇自己在安全房間中的位置。如果入室盜竊者試圖進入你所在的房間,你需要做好準備,專家建議躲在門背的角落里,并讓你的家人或室友躲在你的身后,因為這樣可以確保在入室盜竊者發現你之前,你能夠看到他,并有更多的時間判斷該如何應對。
哪怕確定入室盜竊者已經離開,請你繼續待在安全房間內,直到911接線員告訴你警察已經到來。
確保你的整間房間已經被警察檢查過。
可以考慮在朋友或鄰居家暫住一晚,并且需要知曉入室行竊者是如何進入你的公寓的,如果敲碎了窗玻璃,則需考慮修理窗戶,如果是撬鎖進入,則需要考慮換鎖。
如果不能躲避,該如何應對入室行竊者?
如果你有車,可以選擇將車鑰匙放在枕頭邊,這樣如果聽到入室行竊的動靜,可以迅速按下警報按鈕,入室行竊者有可能會因此離開。
與入室行竊者保持距離,謹慎思索逃離的辦法,盡可能保持冷靜與合作。
(圖片來源:wikiHow)
將你的雙手放置在雙肩處,這樣入室行竊者會理解為你是順從與合作的,但與此同時這樣也是一個自我防衛的好的方式。
如果在沒有明確的逃跑路徑與機會,請盡力與入室行竊者保持合作,保持冷靜。
如果沒有機會報警,但又有家庭報警系統的同學會接到公司打來的電話,在入室行竊者允許接電話的時候,請使用之前已經與防盜報警器公司達成共識的遇險代碼。
繼昨日報道的發生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的暴力抗議事件之后,小編想要告知廣大留學生,只身在外要時刻注意自身安全,對于周遭環境保持警惕。
如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除了參照許多網友的熱心評論中所寫的建議,要及時與所住的公寓、警察以及學校國際學生辦公室聯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