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國家發改委、民政部、財政部、人社部、國家衛計委、中國殘聯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一份文件明確,到2020年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規模顯著擴大,將實現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
7月28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有關情況。中新網記者 湯琪 攝
28日上午,教育部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了解,2014年以來,按照國務院要求,各地組織實施了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透露,截至2016年底,視力聽力智力三類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0%以上,全國有特教學校2080所,比2013年增加147所,增長7.6%;在校生49.2萬人,比2013年增加12.4萬人,增長33.7%。
“但特殊教育仍然是各級各類教育的薄弱環節,面臨許多困難。”呂玉剛舉例說,“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在中西部農村地區,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普及水平仍然偏低,學前、高中和高等特殊教育發展整體相對滯后,特殊教育條件保障體制還不夠完善,特殊教育數量不足、待遇偏低、專業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呂玉剛對此表示,要破解這些困難和問題,必須通過實施二期計劃予以解決。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明確,到2020年,各級各類特殊教育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保障能力全面增強,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其中,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規模顯著擴大,將實現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到2020年,基本實現市(地)和30萬人口以上、殘疾兒童少年較多的縣(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
針對有媒體提出的該計劃在財政投入上的安排,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將在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特教學校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6000元基礎上,有條件的地區根據學校招收重度、多重殘疾學生的比例,適當增加年度預算。
此外,該負責人還強調,對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學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優先資助殘疾學生,提高補助水平。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