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教育新聞中心 俞曉娟
祁國偉是莆田第六中學的一名高中數學老師,有著11年的教學經驗。祁老師頗感自豪地對記者說,在私底下他常常與學生們打成一片,比如打籃球,學生們都親切地叫他“偉哥”。
祁老師告訴記者,當年他在福建師范大學讀書時,有一個教授就曾對他說過一個教育理念:能夠引領學生的老師是教書匠,讓學生自己去學的是好老師,而最優秀的老師是讓學生不教而學。祁老師說,他一直將這句話牢記在心。當他走上教學崗位后就努力地踐行,所以在教學中他就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方法,然后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學習、探索。
打破學科定位,在數學中融合歷史、哲學等
數學是一門相對抽象的學科,如何上得生動、好玩讓許多老師傷透腦筋。祁老師認為,數學課要想上得生動,必須要有一些其他學科的輔助。“在教學中我會貫穿一些數學思想史。因為對學生來說,要想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那必須對這個學科的整體發展要有所認識。”祁老師說。當他講到“極限”這個問題時,就會為學生講解,極限所體現的思想其實是一種無限的思想,它的原理是無窮小,其實在神學中就提到類似的問題,而“極限”之所以產生正是因為神學的需要。“主要是平時我看的雜書比較多,所以就比較自然地在教學中融入歷史、哲學等。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會讓學生覺得數學很有意思。”祁老師解釋。
即興發揮、幽默式的教學方式
“我上課有時會不按常理出牌、即興發揮,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祁老師侃侃而談。有一天下午,當他正講到圓和直線的關系時,發現有個學生趴在桌子上睡覺,他就把這個男生叫起來說,你現在正在睡覺,那么假設我拿一個尺子去打你的頭會怎么樣,這個學生就說:“我會躲。”然后他就順勢往下講:“躲的話反映了一個什么樣的數學問題?”全班學生一下子蒙了,躲還有什么數學問題。然后他就開始說,假設你的頭顱是一粒球,那么你躲的話,無非就是要使得你的頭跟我的尺子產生一定的距離、不會相交,那這就是直線跟圓相交的關系,學生們聽完后就哈哈大笑。“其實類似這種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問題還很多,就看老師如何將它們聯系起來。”祁老師說。
據記者了解,祁老師今年帶的是高三學生。當談到如何為學生紓解壓力時,祁老師建議,老師在上課時應該保持笑容,開心一些,將這種快樂的情緒傳遞給學生,學生在學習中自然就輕松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