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春節的鐘聲又在寒假中敲響,整個寒假透著濃濃的年味和喜意。人們都在忙著制備新春的各項必備品,其中之一便是拜年。
現在的大多數人選擇的是短信拜年。聽,“叮零零”老媽的手機又響了,我打開一看又是條拜年短信,老媽說:“念一念。”只見上面寫道:“XX祝你一個帆風順,二路……”“下面是五谷豐登,六六大順吧。”老媽隨口應道。“咦?媽媽,你怎么知道的?”“呵呵,我昨天收到同樣的三條呢?唉,短信群發也要有點新意吧。”老媽無奈地搖頭。
短信群發是現在春節拜年的新風尚,是一種非常方便的祝福。而群發的短信大部分是轉抄的,要不就是東撿一粒芝麻西撿一粒葡萄湊成的“拼盤”。每年春節,我和爸媽的手機中總會出現N條“合家歡樂,恭喜發財,步步高升,財源廣進” 等等幾乎一模一樣的短信。今年是兔年,于是“金兔”“玉兔”等等,填充了整個手機信箱,更為有趣的是總能找到5至6條一模一樣的短信。這些轉載群發的短信,不知里面含了幾分誠心真意?看完后仿佛喝了一杯涼水下肚,祝福的喜悅之感蕩然無存。
雖然說我不太喜歡這種短信,我媽更是鄙視。但輪到我發短信時,由于懶得動腦,于是我也舉起了屈服的小白旗,畢竟一條條去編短信太麻煩了,于是我很沒骨氣地隨便抄了一條春節短信便群發了。這事被我媽知道后,立刻遭到了她的痛批:“整天張嘴說人家群發沒誠意,你就有真心了?送祝福寫短信就要好好寫,你送給別人白菜,別人會還給你翡翠嗎?”
果不其然,我的報應很快來了,大年初五的早上,我到朋友家拜年。談笑間,我問起我發的短信收到了沒有。朋友邊說這幾天沒看手機,邊打開手機查找。可當她看完短信時,臉色變得有些陰沉,撇了撇嘴角,假裝在意地說:“這種短信我已經收到過好幾條了,不過你這條有點特別。”我拿過來一看,臉上立即紅辣辣地,直想挖個地道鉆進去。原來,我這條短信是從別人那“借鑒”來的,一不小心忘記刪除了短信中原來寫信人的名字,剛好我的名字又跟在后面,一下就漏餡了。我氣得真想捶胸頓足,可在朋友那不滿的目光下,我只得尷尬地橈橈頭,吞吞唾沫,呵呵傻笑兩聲,然后說:“對……對不起啊,那我先走了。”腳底一抹油,趕緊溜。結果是極其不幸的,從此那個朋友對我冷淡了很多。更為悲慘的是,我采用的是群發啊,不是每個人都收到了這極其“漏餡”的短信嗎?我仰天悲號,這個春節我被這個短信害慘嘍。
老媽早知道會有這種事,長嘆一聲:“不聽你媽言,吃虧在眼前。”我坐下來,冷靜地想了想悲劇的原因,那是因為我的不真誠。我和別的群發短信的人相差無幾,我們都太吝嗇了我們的真心。白開水般的祝福不僅得不到回報,反而會引起人們的反感。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可以方便,唯有祝福不行。那是滿盛愛的東西,那是真心的載體。
現在的都市人都太冷漠,大家為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生存,節省了太多:省錢、省笑,省了溫暖,到最后連祝福都像“快熟面”一樣只需要開水了。人心換人心,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若是“贈人假花”,留給自己的是什么,失去的僅僅是鮮花的芬芳嗎?
指導老師:陳明雄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