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跑到電腦前照顧自己淘寶的生意,一會兒又帶著遇到的問題圍站在老師身邊聽課請教,在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這間被稱為“淘寶修煉室”的課堂上,學生們來回忙活的身影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
“這是我們為培養創業型人才而開發的一種嶄新的教學方式。”該校工商管理系副主任紀孝清把這種“邊上課邊做生意”的課程稱為“實戰型”的授課。
盧一平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大一學生,他一入學就對學校“濃厚的電子商務領域的創業氛圍”印象深刻。“學校不僅開設了《網店營銷與策劃》、《網店實訓》等專業課程,舉辦各種形式的電商實訓比賽,還規定了相關專業的大一新生必須開設網店,進行某些品牌的分銷工作,而開設網店的業績納入學分。”小盧同學介紹說。
“感覺學校在電子商務這一領域的創業引導相當下功夫。換句話說,只要對這一行業有興趣,你在這里會得到很多實用的資源和幫助。”在這種情況下,之前壓根兒沒想過做淘寶生意的小盧同學也開起了網店,并逐漸積累了自己的“生意經”。“現在我的店每個月有兩三千元的收入,足夠解決自己的生活費。”
“總之,我們是想方設法調動同學們的創業熱情,同時讓大家提前練兵,知道自己是否適合電子商務創業,又適合在項目中擔任什么樣的職務和角色。”紀孝清認為,創業教育不僅要落到實處,更要因地制宜。“由于本校地處福州城外,實體創業較為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獨辟蹊徑摸索出一整套網上創業的模式。”
他說,電子商務行業基本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同時要求學生從事的品牌分銷和運作工作,難度和成本都比較小。“這些品牌多為我們畢業校友自己創立,出于照顧學弟學妹的考慮,學生只須負責代理品牌的網絡銷售,不參與物流和產品的生產研發,也不必考慮產品發送與售后的退換貨。”
兩年前畢業于該學院的吳輝凡就是一位受益于學校創業引導,步入正軌后又帶動校友創業的典型。
2008年進入學院工商管理系市場開發與營銷專業學習的吳輝凡,2009年開始借助淘寶網做網店,并協助“古由卡”品牌公司拓展分銷渠道積累創業經驗。2011年年初,他創辦琪格服飾貿易有限公司,并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去年該公司年營業額突破1000萬元,純利潤過百萬元。
“吳輝凡的同班同學有一半左右在做電子商務,其中絕大部分是他帶出來的。”紀孝清介紹說,現在的在校生中也有一些是吳輝凡的分銷代理。
“目前在我的分銷商中,有30多個是在讀的學弟學妹。”吳輝凡告訴記者,“自己很感恩在學校期間得到的創業教育,想做一些事情回饋母校。”
今年剛畢業的程松旺,和吳輝凡一樣學的是市場營銷。入學不久小程就認識了吳輝凡,并成了網店運營的合作伙伴。“我現在是吳輝凡的分銷代理商,營銷他的品牌服裝,一個月創收1.5萬元左右。我另外還開了一家鞋子店,雇3個同學打理網店,線下組織同學擺攤直營,月收入近2萬元,還為校友們創造了兼職的機會。”
“眾多學生在電商領域創業取得的效益,說明我們學院在這一方面的教育是有可取之處的,同時,這些創業學生也為在校的學弟學妹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并以實際行動幫助更多同學選對創業的方向。”院長黃斌介紹說,這幾年學院創業成果顯著,培育出了一批網絡品牌,打造了一批皇冠店鋪,涌現出了一批百萬富翁。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