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徐達意、邱澤宇、劉燁楠(指導老師)、林姍姍、俞君文、葛匯源
福州三中近日傳出好消息,在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多個部門舉辦的第14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上,全國兩萬多件作品中,福州三中參賽學生的六件作品,獲得了四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實現了我省在這一比賽上一等獎“零的突破”。此前,我省高中選手在這項賽事上的最好成績為二等獎。這次大賽上,福州三中獲一等獎的數量,位列全國高中第四名。
“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的含金量,不亞于奧賽和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鼓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創作電腦作品。這次我省共有7件作品進入全國一、二等獎,福州三中就占了5席,該校獲得一等獎的作品包括“海洋能源隧道”(電腦藝術設計項目,作者邱澤宇)、“球《大開眼界》”(電腦二維動畫,作者徐達意)、“磁懸浮動力汽車”(創新未來設計,作者林姍姍)、“最后的魚”(健康教育專項動畫,作者俞君文)。
福州三中高二(5)班的俞君文,這名打小就愛畫漫畫的女生,思想要比一般女生更“哲學”,平時愛看諸如《第二性》、《意志與表象》等深奧的書。在她的作品《最后的魚》里,用簡單的動畫表達了“水資源越來越匱乏、呼吁珍惜水”的道理。雖然她只用很短的時間學習了電腦FLASH的制作,但因為作品很有意境地表達了主題,仍奪得了一等獎。
和俞君文同班的林姍姍,是“磁懸浮動力汽車”項目的設計者。在俞君文眼里,姍姍的畫作“會有讓人大吃一驚的感覺”。林姍姍告訴記者,這個作品最關鍵就是構思,她前期想了好久,一直沒有合適的方案,突然有一天來了靈感,設計了智能汽車,其造型設計來源于中國太極八卦圖。
福州三中6件獲獎作品的指導老師,是魏麗真和劉燁楠。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