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間,在校團委與人文學院團委、學生會的共同組織下,來自福建工程學院本部13個學院200多名學生代表在福建工程學院南區林紓雕像前通過介紹生平、鞠躬默哀、現場演講、書法表演、敬獻鮮花等形式,表達對創校人之一的林紓先生的懷念和敬仰。
福建工程學院師生代表在林紓雕像前默哀
此次緬懷活動共分為兩場,一是在福建工程學院南區林紓雕像前舉行,人文學院團委書記胡家保主持緬懷儀式,福建工程學院林紓文化研究所所長蘇建新教授介紹林紓生平。他說:林紓先生被公認為中國近代文壇的開山祖師及譯壇泰斗,也是福建工程學院前身“蒼霞精舍”的創辦者之一,蘇教授借用林紓先生的經歷深刻闡釋了“真”“誠”“勤”“勇”的校訓內涵。校書刻協會的賈登輝同學現場書寫了林紓先生的愛國詩句“我念國仇泣成血,敢有妄言天地滅”,校演講協會的尹麗麗同學深情朗誦了對林紓的懷念詞。最后,師生代表向林紓雕像獻花,緬懷先賢。
福建工程學院學子向林紓雕像獻花悼念
隨后,四十多名工程學院師生代表乘車前往福州三山陵園祭掃林紓墓,他們認真清理了墓地,瞻仰了陵前題字:“譯壇泰斗”,并獻上鮮花。蘇建新教授也為在場同學解讀了林紓墓的墓聯“著述儻沾東越傳,功名早淡北山文”,闡述了墓主的文學成就和評價,向同學們講訴了林紓偉大的一生和林家四代人的傳奇故事。祭掃后,師生代表們向林紓墓鞠躬默哀,以表悼念和敬意。
福建工程學院學子赴福州三山陵園祭掃林紓墓
本次活動的負責人胡家保老師介紹:“時值福建工程學院紀念辦學120周年前夕,在清明節之際,組織學生緬懷創校先賢林紓,就是為了讓廣大的同學多去了解校史、學習校園文化,緬懷先賢創校艱辛,后人應該砥礪向前。”
據悉,林紓先生字琴南,號畏廬,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是19世紀至20世紀之交的一位有影響的文化人,無論是其譯作,還是古文、詩畫,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家、翻譯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中日甲午戰爭后不久,他和陳寶琛等人創辦了“蒼霞精舍”,從“蒼霞精舍”到福建“高工”,再到今天的福建工程學院,這是可以追尋的福建工程學院的辦學歷史。福建工程學院每年清明之際都會組織開展緬懷先賢活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