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今年9月30日是否會繼續延期,修改EB-5法案都在美國國會議程之上。
美國投資移民法案EB-5將要在今年9月30日面臨提高門檻的改革。9月9月,國會議員Bob Goodlatte有關EB-5的一則新提案流出。在提案中,Goodlatte除了認為最低投資金額該漲價之外,還針對投資移民項目提出要加大審核和監控力度,這反應了美國政界對現有投資移民法案的諸多意見。
EB-5 (Employment Based Fifth Preference)是美國基于就業的移民類別第五類。從1990年設立到現在,EB-5已經有26年的歷史。除了在1993年增設“區域中心”移民方案 (Regional Center Pilot Program)之外,EB-5一直沒有修改過。即使是對投資額的最低設定也一直保持在50萬美元,沒有因為通貨膨脹而有所變動。
Goodlatte提出,最低投資額應調整至120萬美元,而基建項目、制造業項目以及位于目標就業區域的項目可投資80萬美元。這與外界預測的聲音也一致。他還建議,從2022年1日1日起,投資額每5年可根據通貨膨脹CPI指數自動做出調整。外聯出國美國項目部總監劉佳妮女士稱,目前EB-5投資額漲價已經是毋庸置疑的改革點。
Goodlatte提案的另一個重點是“區域中心”項目審核的問題。美國政府于1993年在EB-5移民法規中特別增設了一種“區域中心”移民方案, 將移民申請條件中對“須直接創造十個就業機會”的規定放寬為“直接或間接創造十個就業機會”。這意味著,申請人除了能在美國自行創辦新企業外,還可以投資美國特定區域的企業,或者該區域的新項目,以幫助美國解決就業問題,最終獲得美國綠卡。這種方案對申請人不需要有工作經驗、教育背景和語言上的要求限制。因為政策寬松,“區域中心”項目也成為申請移民美國最受歡迎的方式之一。劉女士稱,目前有99%的EB-5申請人都是選擇投資“區域中心”的項目。
但在現實中,區域中心項目產生的不合規現象也引起了美國移民局的注意。
比如有些在一線城市的項目也會想方設法占用“特批資源”,以吸引更多投資人和金額。這些“特批資源”是指為了挽救美國特殊地區的就業率情況,EB-5法案對“偏遠地區”(人口少于2萬人)和“目標就業區域”(失業率高于全國平均150%)的簽證的名額。往往這些項目會爭取這些目標就業區的資格,且這些所在區域或為促進自身經濟考量而放寬對目標就業區認定資格的要求,而使得實際資金流入到這些原本經濟基礎較佳的地區,而非迫切急需外來資金扶助經濟發展及降低失業率的三四線城市中。
另外,一些虛假或不合規項目的出現也讓“區域中心”法案面臨質疑。2013年,伊州商人塞思(Anshoo R. Sethi)推動的投資移民(EB-5)項目“芝加哥會展中心”,因涉嫌欺詐已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叫停,1.45億集資款的絕大部分由聯邦法庭凍結。這個項目曾向250多名外國投資者(大部分為中國投資者)兜售股份。
針對這些問題,Goodlatte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議,包括對項目實際解決的就業率、目標就業資質認可、及項目合規性監管等。比如間接就業僅最高可占全部就業創造的90%;在投資人遞交I-526申請之前,項目必須先向美國移民局遞交項目申請,包含完整的商業計劃書等;成立“EB-5誠信基金”,對區域中心以及EB-5項目做出實地考察等監督工作。
劉女士認為,本次提案大多內容都是針對“合規性”上做探討:“對投資人來看,這些建議都是好事。避免許多小機構或個人隨手拿出一個缺乏可行性的項目進行募資,如果缺少監管,的確就很容易變成了圈錢的詐騙。林子大了,總有人去鋌而走險。”
Goodlatte的提案只是眾多有關移民改革法案中的一個,是否能成為現實,目前尚不確定。“去年就有7個不同的關于EB-5的變法提案,但最后,國會因為一系列原因并沒有通過。而且,改革肯定是需要有綜合性的考量,不可能完全按照某一個議員的提案內容而定。”
但EB-5的改革也是意料之中。在此之前,區域中心法案每三年會延續一次,到去年9月30日就應面臨延期。但在到期時美國國會卻做出了僅延期一年的決議。“無論今年9月30日是否會立即變法或繼續暫延,最終修改法案的到來或許只是個遲或早的問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