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未來銀行之路:轉型與突圍”,作為年度銀行業盛會,本次論壇邀請了監管層領導、銀行業高管、國內知名專家等數十位嘉賓與會,就金融業相關熱點話題展開多場次的主題討論。
平安銀行行長:中國銀行業現在腹背受敵,利潤增速斷崖式下跌
平安銀行行長邵平
邵平在出席于北京舉行的“2016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并做主旨發言時提出:中國銀行業現在腹背受敵:銀行業利潤增速斷崖式下跌,只用了短短四年就從30%多的高增長到接近0增長,驚心動魄;比利潤增速下滑更為嚴重的是商業銀行不良率的攀升;銀行新增資產投放也面臨資產荒問題;地方政府干擾的信用債開始爆發風險等。
邵平還稱:“中國的銀行業明天會好嗎?之前黃金十年,經濟快速發展、牌照壟斷等紅利讓銀行患上懶惰病和盲目自大癥,高歌猛進追求高額利潤,對風險調整后的資本收益缺乏考量,不良資產大量侵蝕利率,陷入增長瓶頸和風險陷阱。我們在還歷史的賬,這世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以下為邵平發言實錄(來源新浪財經):
很高興又和大家相聚在2016年的銀行業發展論壇上,借此機會,想和大家就當前銀行業遇到的熱點問題做一些交流。
一、周期的考驗:商業銀行之冬
根據權威人士的判斷,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L”型的發展階段。在邀請函上,主辦方也清晰地闡明了銀行面臨的風險形勢。對銀行人來講,可以說現在進入了一個“焦慮時刻”。
近幾年,銀行的利潤增速斷崖式下跌,從2011年的36.34%銳減到2015年的2.43%,今年1季度雖然有所回升,但也不排除季度調節的偶然性因素。從30%多的高增長到接近零增長,銀行業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時間,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變化。
比利潤增速下滑更為嚴酷的現實是,商業銀行不良率的攀升。從2013年3季度開始,銀行告別了過去多年不良的“雙降”態勢,不良率和不良額大幅回升。今年一季度,行業不良率上升到1.75%的水平,關注類貸款占比上升到4.01%,撥備覆蓋率下滑到175.03%。鑒于全球日益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匯率風險的相互交織,索羅斯也放言:基于他60年的經驗,金融危機再一次慢慢展開。英國脫歐及其引起的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也讓整個世界錯愕不已?,F在要對中國經濟觸底和不良率見頂的時間做判斷,可能還為時尚早。
最為嚴重的是:銀行在新增信貸的投向上也面臨“資產荒”的問題,原來風險較小的國企債務、地方政府擔保的信用債也開始爆發風險。新增資產缺乏“安全區”,銀行腹背受敵。去年我在論壇上講的:“中國銀行業進入了三十年未有之變局,大躍進的時代結束了”,現在看來,事實被不幸言中了。
處在這樣嚴峻的時刻,銀行人的心中可能都會升騰起這樣一個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中國銀行業的明天會好嗎?”。銀行業的離職潮恐怕來源于此吧。
錢穆先生說:“在現實中發現問題,從歷史中尋找答案”,如果從歷史長周期看,中國銀行業進入了一個怎樣的歷史階段呢?“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要看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短期的焦慮中抽離出來,放在長周期里回望歷史的河流,去深刻地剖析原因,把握其中的規律。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2017年第一次現重磅信號 后市或測3140頸線2017-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