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仍然在艱難地復蘇。美國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計算僅增長1.2%,大大低于專家預估的2.6%。創下2011年以來最差的開局表現。
不僅如此,總統候選人所在意的美國真實失業率數據,即所謂的U6失業率在6月份仍接近10%(包括那些因為氣餒而不去找工作的人,也包括那些因為找不到全職工作而去做兼職工作的人),高于金融危機前2007年水平。
能不能創造更多的工作計會,能不能讓中產階級而不是華爾街的荷包鼓起來,這決定著美國民眾手中的選票究竟投給誰。
就在本月中旬,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與希拉里先后在底特律市宣告了他們的經濟主張。
特朗普8月8日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經濟俱樂部發表演講,他開場白便緊扣“讓美國重新偉大起來”的競選口號,闡述了他關于振興美國經濟的思路,要向世界證明一個“更大、更好、更強的美國回來了”。
他強調的所謂的“美國優先”經濟政策,其核心是全面減稅,啟動自上世紀80年代羅納德·里根執政以來的最大規模稅改。特朗普大打“美國主義”牌,稱“美國主義”將替代“全球主義”成為美國的新招牌。不但重申反對《跨太平洋(行情601099,買入)伙伴關系協定》(TPP),甚至還考慮對美國已經執行了將近20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開展重新談判。等等言論都再一次顯示出特朗普反全球化、孤立主義的傾向。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則在8月11日選擇了離底特律經濟俱樂部不遠的底特律北部小鎮沃倫的富圖拉米工具廠,向當地的工人們公布了她的經濟計劃。貌似,希拉里比特朗普更接地氣:她保證經濟計劃將把就業帶回美國,并抨擊對手特朗普的計劃極不靠譜。
希拉里公布經濟計劃是在特朗普之后,充分顯示了其后發優勢,字字句句可以看出與特朗普針鋒相對。希拉里呼吁對富人加稅,并把加稅的錢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認為特朗普的減稅僅僅是為那些和自己一樣的富人階層考慮,他的計劃只會對特朗普和富人有利。
希拉里還抨擊特朗普把美國說成一個失敗的第三世界國家的言論。希拉里安排的聽眾是當地的產業工人,而不是會去經濟俱樂部的人,這也是她想拉近與大眾的距離。
在經濟政策上一邊是深諳政治運作之道的希拉里,還有一邊是一向口無遮攔的特朗普,兩人無論誰當選他們的經濟政策都將關系到“美國夢”能否繼續。
●對外貿易:都反對TPP
特朗普在8日的演講上重申了他對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反對,用彭博新聞社援引特朗普的話說,投票給希拉里就等于投票支持TPP。他表示,如果得不到更好的協議,我們可能不得不離開。特朗普還表達了他想要重新商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愿望。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將降低國外汽車的關稅,給國外品牌留以空間,從而影響美國汽車向海外銷售。”他在6月份就全球化問題發表的一次講話中說。特朗普指責TPP將摧毀美國制造業。
此前6月28日特朗普曾在賓夕法尼亞州莫內森發表演講時稱,“(過去)我們的政客們積極推行全球化政策,將美國人的工作、財富和工廠移往墨西哥和海外其他國家。”
特朗普拒絕自由貿易,支持通過關稅保護美國企業免受他所謂的不公平競爭的傷害,這是對近幾十年中共和黨政策的徹底顛覆。
同樣地希拉里上周四(11日)在底特律北部小鎮沃倫發表自己的經濟政策演說時表示,她將阻止任何“扼殺就業和壓低薪資”的貿易協定,包括TPP。她說:“我現在反對它(TPP),(總統)選舉結束后也將反對它,就任總統后還將反對它。”
這是希拉里參加2016年總統選舉以來對TPP發表的最為明確和堅決的反對立場。希拉里在擔任奧巴馬政府國務卿期間曾支持TPP,但在去年TPP談判完成后她公開表態反對,稱最終達成的TPP協定文本未能達到她所期待的創造優質美國就業崗位、提高薪資和促進國家安全的高標準。
上個月,與克林頓家庭關系密切的弗吉尼亞州州長特里·麥考利夫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如果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她會支持TPP或尋求重新談判。這被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引用來攻擊希拉里在TPP問題上虛偽。
盡管遭到兩黨總統候選人的反對,奧巴馬仍打算在11月總統大選結束后推動國會批準TPP。但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上周表示,由于缺乏足夠議員支持,眾議院今年不會對TPP進行投票,這使得奧巴馬希望在明年1月離任之前批準TPP的愿望落空。
TPP經過5年多的談判,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越南等12國去年10月就TPP達成一致,今年2月正式簽署,但也只是一紙文書,仍需各國立法機構批準才能生效。
特朗普還表示要加強貿易執法,對不公平傾銷和補貼的國家征收懲罰性關稅,希拉里則講,要對違反聯邦法律的進口商實施“有針對性的關稅”。
特朗普與希拉里,也都強調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者,并解決匯率操縱問題。
●稅收與減稅
個人所得稅: 特朗普為富人減稅VS.希拉里不為中產加稅 支持巴菲特稅
特朗普在演講中表示,計劃把現行的個人所得稅累進檔從7個簡化為3個,分別是12%、25%和33%。而現行的稅法中,富人應承擔所得稅率為39.6%。根據美國稅收協會估算,如果按照特朗普原來的減稅計劃,即把富人稅率降到25%,那么美國未來10年的財政收入將減少12萬億美元,即便經濟快速增長,政府收入也將減少10萬億美元。
特朗普近日公布的其13人經濟政策團隊,其中不乏在對沖基金、地產、石油、煙草、鋼鐵、銀行等領域叱咤風云的人物,也有多位經驗豐富的政客和經濟學家,當然,不少人都是億萬富翁。
自投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戰以來,特朗普提出的減稅力度在共和黨內便無人可及。
共和黨的政策一項是主張小政府,即以減稅和減少政府監管來刺激經濟,蛋糕做大后能夠實現低稅率下的財政平衡。
更早之前的初選階段,特朗普就曾說過“讓富人承擔公平的貢獻”。這樣的論調通常見于主張“大政府、高稅收、高福利”的民主黨,不過,根據特朗普公布的新稅收計劃,他對于“公平”二字的理解與民主黨人完全不同。
針對特朗普提出的減稅計劃,希拉里直截了當地形容為“為特朗普和他的富人朋友們服務”的政策。希拉里在演講中聲稱,“特朗普希望將數萬億減稅送給像他自己那樣的人,讓美國的債務爆炸,損害我們投入教育醫療和環保的能力。”
希拉里在演講上保證不會對中產階級加稅。為了平衡政府擴大投資基礎設施造成的赤字,希拉里表示支持“巴菲特稅”(以巴菲特命名是因為巴菲特抱怨現行稅法漏洞太多,以至于他的稅率比他的秘書還低),也就是2011年由奧巴馬提出的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人征稅稅率不得低于30%的規定,而國會當年否決了這一提議。
“華爾街,大公司,巨富們應該支付他們相應的公平份額的稅。我支持‘巴菲特稅’。那些百萬富翁們不應該比秘書的稅率還低。我們還要對收入好幾百萬的巨富們增加新的稅收。打擊大公司利用法律漏洞的行為。我已經為彌補那些稅法漏洞呼吁了好幾年了。”同時,她還保證道, “每個美國人能有機會受到教育和得到必要的職業培訓非常重要。我們將為中產免學費讀大學和所有人大學畢業時都不需要身負重債而奮斗。”
企業所得稅:特朗普降低企業稅VS.希拉里對企業課征離開稅
特朗普主張將企業所得稅由35%降為15%,對于適用較高個人所得稅的自由業及非法人小企業,承諾一律試用企業所得稅15%。
希拉里則主張未來將對總部轉到海外的美國企業課征“離開稅”(exit tax),以及打擊它們為了避稅采取的“稅負倒置”(tax inversion)措施,同時承諾終止企業的收益分離(earninGS stripping)避稅行為。
希拉里提出“改革稅法懲罰將就業轉移到海外的公司并對于同雇員分享盈利的公司給予優惠”,以稅法來促進美國的就業市場。
對于特朗普聲稱的企業減稅方案,希拉里說:“特朗普靠窒息小企業成就自己。像我父親建立的小企業為報稅付出的成本太高,比大企業人均高20倍。報稅應該像印銀行賬單一樣簡單。”根據稅務分析師沙利文(Martin A. Sullivan)在國會的證詞,5人以下的小企業為了能做到合規的報稅需要付出平均每個雇員1100美元的報稅支出。而50人以上的大企業,平均每個雇員的報稅成本僅為50美元。
特朗普還表示計劃廢除遺產稅,認為遺產稅是不公平的重復征稅。
1916年,遺產稅作為打擊財閥、提高社會流動性的手段被正式引入美國。目前美國的遺產稅是40%,由于被征收遺產稅的財產是繳納過所得稅的稅后部分,所以反對者一直認為這種重復征稅阻礙了家族企業的傳承。
對此,希拉里演講中抨擊稱,“如果你相信特朗普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有錢,取消遺產稅就是他給自己家族40億美元的禮物。想想40億美元,這可以供4.7萬退伍軍人免費讀完4年大學,或者向300萬兒童提供一年的醫療服務。”
●基礎設施擴建:都主張大力搞基建
在投資基礎設施方面,雙方都提到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龐大資金以刺激民間投資。
特朗普有意發行“基礎設施債券”,開放民間購買,其基礎設施資金目標是5000億美元。
據彭博社報道,特朗普8月2日提出了一項重建美國基礎設施的計劃,這項計劃所需耗費的資金將“至少”相當于希拉里所提計劃的一倍,也就是高達5000億美元以上。
在被福克斯商業新聞網問及他將花費多少資金時,特朗普說道:“我要說,至少相當于她(希拉里)計劃的一倍,而且實際上需要的資金還會更多。國內有很多橋都快塌了。我不知道你是否看到過那些令人心生警惕的圖表,但確實有非常多的橋梁都面臨崩塌的危險。”
希拉里表示要建立一個基礎設施銀行:“250億美元的政府種子基金,就可以帶動(來自私人領域的)2500億美元投資。”
做法是先啟動一個基金,政府出資250億美元,透過貸款和貸款擔保的方式資助重大建設項目,以刺激民間投資意愿。
希拉里的競選網站說,這個總額2750億美元的計劃將在5年內重建美國的基礎設施,并且承諾在就任100天內尋求國會通過。
“據估計,我們基礎設施建設的缺口將需要數萬億美元來彌補。工人們無法及時趕到單位,交通擁堵讓父母們在車流里停滯不前,洪水威脅著我們的城市,機場一度讓乘客滯留數小時甚至數天。”她的競選網站寫道。
●制造業:都主張重振美國制造業 為美國人創造工作機會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都表示,最好的創新、繁榮、創造高收入工作機會的辦法就是在美國生產更多的產品。
特朗普認為通過基礎建設及貿易等相關措施可振興制造業,主張基礎設施應使用美國制造的商品,對于損害美國制造業的不公平外國競爭者(尤其是中國),將采取更嚴厲的貿易手段,以恢復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特朗普政府還將保證我們用美國制造的鋼鐵、鋁來建設美國的基礎設施。”特朗普說。
他還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到那時,將是美國制造的鋼鐵穩固美國搖搖欲墜的橋梁……到那時,將是美國制造的鋼鐵架起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這些美麗的景象將由美國制造的鋼鐵來創造。到那時,我們將用美國制造的鋼鐵來重建我們的城市。”
希拉里主張對不守規矩的外國競爭者采取強硬的貿易政策,以保護美國的制造業工作。另外,她支持科學研究,以創造全新的產業,并對貧困地區采取低稅政策。
她還表示,要投入100億美元推動美國制造業回國的伙伴計劃,要使美國也能制造“德國、日本、意大利”所能生產的精密機械。
●最低工資標準:都主張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在第四次共和黨初選辯論上,特朗普被問及他是否有關于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的計劃時,他答道:“我不會這么做的。”這一回答贏得了掌聲。
然而,僅在六個月后,在接受ABC新聞采訪時,“這周,”他說,“我還沒想好具體的數字,但我想是時候給人們漲工資了。”接著他補充道:“好吧,我是改了計劃。但是沒人說我不能改,人總是要靈活一些的。”
希拉里方面則一直贊成提高政府的最低工資標準。在競選活動期間,她表示她想讓最低工資標準從時薪7.25美元增長到時薪12美元。而一些城市由于生活成本較高,最低工資應提升到每小時15美元。而主要是在她的前對手桑德斯的努力下,民主黨黨綱將全國最低工資標準設為時薪15美元。
●能源與環保:特朗普發誓取消氣候協定VS.希拉里希望美國當清潔能源霸主
在能源使用上,特朗普主張捍衛煤炭行業,并且要廢除環境規則,取消奧巴馬政府對能源行業的限制。
特朗普對可再生能源不屑一顧,認為化石能源才是王道。
今年5月13日,特朗普選定北達科達州眾議員、氣候變化懷疑論者凱文·克拉默作為能源政策顧問。克拉默本人不僅強烈支持石油和天然氣開采,還堅決否定氣候變化,他所在的北大可達州也正積極推動頁巖油和天然氣開采。
在今年5月27日于北達科達州俾斯麥舉行的石油行業會議上,特朗普發誓將取消2015年簽署的巴黎氣候協定。在此次講話中,特朗普還呼吁增加化石燃料鉆探,減少環境監管,并承諾恢復建設去年11月份被奧巴馬否決的美加石油管道項目(Keystone XL),將來自加拿大的石油輸送到海灣地區的煉油廠。
特朗普曾一再否認氣候變化是由人類引起的這一科學結論,他在講話中發誓要廢除奧巴馬提出的許多遏制氣候變化的倡議。他表示:“我們要應對真正的環保挑戰,而不是我們聽到的偽挑戰。”
據路透社7月21日從特朗普競選團隊內部渠道獲悉,特朗普準備提名傳奇頁巖巨頭,大陸資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首席執行官哈羅德·漢姆(Harold Hamm)擔任美國能源部長。如果落實的話,這將意味著會出現美國歷史上首位由油氣業界老板直接擔任的能源部長。
特朗普提出的要放松油氣監管,“凡是過時的,不必要的,對于美國石油工人沒有幫助的監管都應該被廢止”。對于采用何種監管標準,特朗普就提出了一個標準“對于美國石油工人是否有好處”。
特朗普還指責希拉里和民主黨政府因為監管廢氣排放扼殺了密歇根的煤礦業,他保證廢除監管并將能源工作帶回密歇根。
對此希拉里曾反擊道:“有的國家將在清潔能源上成為21世紀的霸主,并由此產生上百萬個工作機會。這個國家可能是中國,德國或者美國。我希望這個國家會是美國。我們能發明新科技,我們能通過創造和利用新科技來推動我們的經濟。”這與希拉里之前的產業政策保持一致,就是美國不能通過保護低檔的工作來擴大就業,而是需要通過創新科技來提升產業來創造新的更好的工作。
相比特朗普的激進,希拉里明確表示會延續奧巴馬政府的環境政策。“我將以《清潔電力計劃》為基礎,與各州、城鎮以及非城市居民共同加快清潔能源利用、提高能效、推廣綠色交通。”
希拉里還許諾要大幅增加太陽能(行情000591,買入)在美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聯邦政府對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進行補貼,建立清潔能源型美國國家電網,斥資300億進行電網轉型。
對于2015年末簽署的200個締約方的新的全球氣候協定——《巴黎協定》,特朗普堅決反對,他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場騙局,而希拉里則認為,未來10年,針對巴黎氣候協議的行動方向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不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發展,削減經濟增長過程中的碳污染,將無法避免最終的災難性后果。
8月17日,中新網援引外媒報道,路透社和益普索公司的民調顯示,希拉里領先對手特朗普六個百分點。據報道,8月11日至15日的在線調查中,希拉里支持率約為41%,特朗普則為35%,另外有將近24%的選民兩者都不支持。
一邊是希拉里的“郵件門”,一邊又是遲遲不愿曬稅單的特朗普,美國民眾真的對這兩位總統候選人信任?而就在上周,美國眾議院政策總監伊萬·馬克姆林宣布了要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美國總統。馬克姆林在反對特朗普的言論中表現出了對華盛頓爾虞我詐,兩黨候選人的失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羽扇觀經guanchaCAijing,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2017年第一次現重磅信號 后市或測3140頸線2017-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