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國慶長假,英鎊意外閃崩無疑成為全球市場的“熱搜詞”,這不僅意味著英鎊新一輪貶值序幕或將開啟,更令人擔憂的是看似平靜的“后退歐時代”可能正醞釀著翻天巨浪。
北京時間10月7日7時許,英鎊對美元毫無征兆地大幅跳水,短短兩分鐘內跌幅超過10%,創下英國退歐公投以來的最大盤中跌幅,流動性瞬間大幅蒸發。目前市場對于英鎊暴跌原因尚無定論,但瑞信董事總經理陶冬認為,英國根本不存在“軟脫歐”的可能,市場終于正視英國脫歐是躲不過去的問題,隨即“英鎊匯率作出了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岸人民幣市場本周一直處于休市狀態,但離岸人民幣市場卻因英鎊的閃崩險些刷新年內新低。在10月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后,市場不乏聲音認為“人民幣已無保持強勢的動力”,使得長假后人民幣首日表現備受關注。渣打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人民幣貶值并非必然”。
“中國對外貿易仍具競爭優勢(愛基,凈值,資訊),這是支撐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的一個重要論據。預計未來五年內全球外匯儲備(中國外匯儲備除外)中人民幣資產比例將由目前約1%上升至約5%。”丁爽預測,在經常項目順差穩定和資本項目赤字波動背景下,未來人民幣匯率將呈現雙向波動。
“硬退歐”令英鎊后市堪憂
10月7日英鎊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跳水,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至今令市場人士唏噓不已。
短短幾秒鐘內,英鎊兌美元直線下滑,匯率從1.26暴跌至1.1841,創下1985年3月以來的最低,跌幅快速拉大至6.1%。此后,當日低點曾觸及1.1378,英鎊兌美元日內下跌超過1200點,跌幅達到10%。
(英鎊兌美元近期走勢)
事實上,這并不是進入10月份以來英鎊的首次“跳水”。
10月2日,由于英國首相特雷莎路梅公開表示,英國將在明年3月底之前啟動正式脫離歐盟的程序。英國也將開啟與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為期兩年的談判。市場將其看作是退歐公投以來英國政府最強硬的表態,令此前不少業內人士期待的“軟退歐”幻想破滅,英鎊隨之再度開啟貶值通道。
10月3日,英鎊累計貶值1%;10月4日,英鎊兌美元跌穿退歐公投以來低點,盤中最低至1.2779,已經刷新1985年來新低。隨后兩天,英鎊兌美元維持在1.27附近。
陶冬認為,英國根本不存在“軟脫歐”的可能,“因為如果英國可以選擇不遵守歐盟大家庭的政策,但又仍能享受歐盟一體化市場的優惠,勢必導致其它國家效仿,歐洲聯盟必然崩潰”。
“‘硬脫歐’對英鎊來說是一個賣出信號,”瑞穗銀行對沖基金銷售部門的主管Neil Jone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雖然政府并不認為有必要區分“硬脫歐”和“軟脫歐”,但很顯然市場就是這么看的。
除受“硬退歐”言論影響外,業內人士認為10月7日英鎊的閃崩也反映出近幾年各國監管趨嚴,外匯市場流動性波動增加等因素導致一旦市場出現誤操作,影響會被迅速放大。
美國財長雅各布路盧(Jacob Lew)則呼吁,找出英鎊閃崩的原因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不應輕易下結論。但他同時強調,各國政府仍需繼續兌現關于維持全球外匯穩定的承諾。
目前,市場對于英鎊后市的預測已經出現明顯分歧。
FXTM富拓市場研究副總裁Jameel Ahmad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英鎊的買盤動力處于極低水平,隨著英國開始進入退歐進程的未知時期,預計英鎊未來的走勢可以總結為“一邊倒”地下跌。
“投資者現已將英國退歐影響以及一段時期的政治不穩定性因素考慮到英鎊走勢中,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英鎊吸引力很低的原因。而之前我們很少將政治不穩定性與英國這樣的發達市場聯系在一起。” Jameel Ahmad說道。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也在報告中分析稱,這次閃崩給英鎊長期匯價造成一定下行風險,即使近期拋壓減退,“硬退歐”和英國經濟面臨低增長的前景或許也意味著,英鎊滯留低位的時間會比此前預期的更久。
但不乏樂觀者認為,英鎊終將反彈,眼下正是買入的大好機會。美銀美林分析師認為,此次閃崩與基本面毫無關系,明年年初英鎊兌美元將維持在1.26;匯豐銀行則維持對英鎊到今年年末,兌美元會跌至1.20,到明年年末跌至1.10的預測。
后SDR時代人民幣將何去何從
令國內市場更為關注的是,在英鎊閃崩的同時,離岸人民幣市場也被牽連,更有業內人士擔憂,如今人民幣已經進入“后SDR時代”,新一輪貶值壓力在暗潮涌動。
10月6日,離岸人民幣(CNH)對美元已經跌破6.70關口,在7日早盤英鎊閃崩后,亞洲時段主要市場受到牽連,其中離岸人民幣一度跌至6.7182,接近年內低位,較上一交易日再跌100點,跌幅0.14%。在岸人民幣(CNY)由于假期一直處于休市狀態,在岸與離岸匯率差已經突破400個基點,創4個月新高。
(離岸人民幣CNH對美元走勢)
目前,市場人士對于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擔憂有所增加。一方面,人民幣已成功納入SDR貨幣籃子,此前支撐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動力或已不足;此外,最新發布的外匯儲備顯示,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連續3個月下降,9月末環比減少188億美元,跌幅超預期,外儲規模跌至2011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分析稱,外匯儲備降幅擴大主要由于央行在9月份加大了穩定匯率操作,通過干預外匯市場,拋售美元來穩定人民幣匯率,從而犧牲了一部分外匯儲備。
更多分析人士認為,我國的經濟基本面依然保持穩定,8月份出口、零售、工業生產均有反彈,經濟顯示出穩中向好的趨勢。這些都是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因素。
IMF副總裁張濤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人民幣納入SDR將為中國推進貨幣、外匯及金融體系的改革提供支持,有助于中國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業。
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預期外匯儲備在今年第四季度將基本維持穩定。首先,未來數月人民幣匯率或維持相對穩定。盡管美聯儲或在12月份再次加息,但人民幣在10月1日已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各國央行將增加人民幣金融資產作為外匯儲備,加上為防止樓市泡沫,中國央行或保持基準利率不變,預期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在岸現貨價為6.70左右;其次,中國央行最近數月已進一步規范了跨境資本流動,增加了跨境外匯投機成本;第三,中國央行加快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開放步伐,將吸引外資流入;此外,內地未來數月出口或溫和反彈,貿易盈余將繼續保持高位。
丁爽也認為,人民幣貶值壓力并非一路高升。目前國內企業外匯風險敞口已經縮小,企業資本流出規模或將回歸常態。此外,鑒于美元估值過高,加上美聯儲對于加息更富耐心,美元走強并非板上釘釘。
“最近中國央行出手干預以放緩人民幣貶值步伐,表明當局不愿卷入貨幣戰爭。在穩定的經常項目順差和波動的資本項目赤字二者拉鋸之下,預計中期內人民幣匯率將更多呈現出雙向波動。”丁爽說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FOMC12月會議紀要來襲 各大投行怎么看?2017-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