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陽光,海水都是免費的,未來新能源電力有沒有可能也是零成本?
一段時間內,國內光伏“領跑者”項目招標屢創新低,10月底開標的烏海光伏電站項目更有英利報出0.45元/千瓦時的中標價,再次試探光伏行業底線。雖然在十年內可能我們還無法目睹新能源的發電“零成本”,但這一發電形態重新向上幾無可能,只要產業鏈中任一部分有所松動,都將助推電價的下滑。
低成本電價意味著什么?
在“2016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美國Charge Point公司董事會成員Michael Linse就是“零成本”發電的堅定支持者,“在中東、墨西哥已出現了2-2.5美分每千瓦時的發電價格,風能平均成本在今后10年中同樣將降低到2-3美分(0.15-0.21元)。”
低價能源的意義遠比想象中更大。一方面,對于普通居民來說,不管發電來自風光核能還是火電,車動力也不管是汽油或者電池,優質產品加上低廉的價格才會讓能源的選擇發生變化。只有價格優勢具備,也才有資格說自己是真正具有競爭力的電力和動力。
遠景能源的CEO張雷說:“如果能有免費的電力,我們就可盡情地使用海水淡化、電動汽車,甚至可以在沙漠里種植各種蔬菜。今天,生活成本的昂貴其實是因為能源在每一樣生產資料的背后都加了一部分成本。”
這種觀點在業內算是一種共識。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BMWi)能源政策司司長Thorsten Herdan更是可再生能源的堅定支持者,“這是一個讓游戲規則發生改變的產業。未來如果是建筑用材,為什么大家要去用一種只能持續20年的顏色作為涂層而不用PV呢,怎么就一定要鋪瀝青而不是PV?”
新能源發電:軟硬件都有下降通道
要想知道能不能零成本上網,首先就要弄清楚新能源發電的成本到底有哪些,最簡單的區分就是軟硬件。
以光伏發電為例,硬件成本無非是電池、組件,軟件來自于運維。
阿特斯太陽能董事長瞿曉鏵對光伏發電的成本做了詳盡分析:“2016年,平均光伏綜合發電成本為0.56元每千瓦時,其中組件成本占0.14元,組件外的系統成本占0.05元,安裝施工成本0.05元,運維成本0.09元,資金成本0.22元。”
埃森哲全球副總裁丁民丞分享了一個統計數據:2010年以來,電池成本也平均每年下降20%~30%。按此數據計算,電池六年的成本至少下降了80%。
硬件成本怎么減?瞿曉鏵分析得出,電站使用更低價的光伏組件,可使度電成本降低0.04元;組件的壽命更長,也可使度電成本降低0.03元,組件投資成本的降低,還能繼續降低0.04元度電成本,“綜合來看,組件技術進步可以使硬件成本降低至0.44元每千瓦時。”
責任編輯:林晗枝
- 仙游首批4座高速路智能化充電站投用(圖)2016-10-31
- 憑借新能源技術優勢 中國客車海外表現優異2016-10-17
- 發改委今日將開會征集新能源標桿電價調整意見2016-10-17
- 我國首列新能源懸掛式空中列車成功掛線(圖)2016-09-30
- LG將在波蘭建汽車電池廠 布局新能源汽車2016-09-27
- 2020北京市將建成最大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2016-09-27
- 受企業“騙補”沖擊 榕新能源車銷售或兩級分化2016-09-26
- 受企業“騙補”沖擊 福州新能源車銷售或兩級分化2016-09-26
- 進京證辦理成本大幅下降 北京網約車近半外地牌2016-09-23
- Note 7電池召回成本驚人:產品依舊被外界看好2016-09-23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美國遭遇史上最大沖擊!4萬億美債何去何從?2016-1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