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海口某小區,63歲的退休干部老胡穿著短袖,在25℃的習習微風中跟幾個老朋友悠閑散步。2400多公里之外,他的老家太原,當天溫度是-8℃~5℃。
每年的10月,老胡從太原飛來。次年的4月,再從海口飛回。他背后是中國上百萬正在踐行這種被稱作“候鳥”養老模式的老人,因為氣候環境、空氣質量等因素,“鐘擺式”在原住地和養老地之間瀟灑來回,令旁人羨慕。
我要從北飛到南
老胡原來是太原一家事業單位的工會主席。2013年退休之前,他就為尋找合適的養老地點跑了全國好幾個地方,最終選定落腳點在???。買房的40多萬元是獨生女兒孝敬他的。老伴因為要陪伴女兒,今年沒有跟他一起來。
在海口,老胡過得很舒心,“奮斗了一輩子,也該為自己活活了”。他每天跟老朋友們一起打乒乓球、打桌球,下午三四點鐘在小區的溫泉游泳池游個泳,偶爾去海邊轉轉,吹吹海風。
“候鳥”一詞很能概括這種新近流行的養老模式:冬天冷了,從北飛到南,遠避嚴寒,享受陽光;夏天熱了,從南再飛到北,遠避酷暑,享受清涼。
全國到底有多少老胡這樣的候鳥老人,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統計。根據海南省官方的統計,僅在海南的候鳥老人,大約有45萬人。但在做過候鳥養老模式專門調研的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看來,實際數字遠遠不止這些。
2015年春天,海南省衛計委與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聯合抽取了三亞、海口、文昌等五個市的1200名候鳥老人進行調查。
調查顯示,海南省候鳥老年人群的戶籍地主要在北方地區,特別集中在黑龍江省、吉林省、北京市以及遼寧省。僅來自上述四省市的候鳥老人就占總人數的53.9%。
尤為突出的是三亞。據三亞市民政局統計,“候鳥老人”主要來自東北三省、西北地區和長三角一帶,其中四分之三是東北人。又因為黑龍江人過于集中,該市被當地人戲稱為“黑龍江省三亞市”。
根據調查,90.3%的候鳥老人認為,“過冬”是他們遠赴海南的首要原因。戶籍地冬季嚴寒,不少老人深受“冬季病”的困擾,而海南溫暖宜人的氣候環境可以幫助他們減少病痛。
除了海南之外,廣西、云南等地也正在迎來越來越多的候鳥老人。而從流向上看,北方老人到溫暖地帶越冬依然是主流,同時,越來越多南方老人選擇在夏季流向北方避暑。
據黑龍江省副省長、省老齡委主任孫永波介紹,今年5到9月到黑龍江旅居養老的人數已經達到100萬。
民政部今年7月公布的《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億人,占總人口16.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4386億人,占總人口的10.5%。據人社部等有關部門預測,到203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人。
老齡化是左右中國今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養老需求的不同層次和各個環節對地方經濟的影響,在海南表現尤為明顯。
誰有能力做候鳥
候鳥式養老,隨著氣候變化飛去飛來,冬避嚴寒,夏避酷暑,在很多老人眼里,是一種值得羨慕的養老模式。但這種養老模式并不是誰都可以享受,它是以良好的經濟收入為基礎的。
聯合調查顯示,候鳥老年人群的平均個人月收入為3894.94元,遠高于2015年全國居民人均1830.5元的每月可支配收入,也明顯高于當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2599.6元的水平。
除收入較高外,此次接受調查的候鳥老年人群,大多早期已在當地購買自住用房,住房面積多在80平方米左右,房產價格主要在30萬到34萬元之間。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實地調查發現,候鳥老人購房款來源主要有兩類:大部分是老人用自己的積蓄購買,另一部分則是由子女為其購買。
在三亞候鳥式養老多年的安徽省退休工人老鄭,每月退休金2000多元,屬于候鳥老人中收入較低的,其住宅就是富裕的女兒購買的。
此外,候鳥老人絕大部分擁有非農業戶口,有農業戶口的僅占7%。少數農村老人能夠做候鳥,絕大部分是因為兒女經濟能力比較強,不光給老人買了房,還每月提供生活費。如老鄭所說,能從外地飛過來養老的,“要么是自己有錢,要么就是孩子有錢還有孝心。”
老鄭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他所在小區里的候鳥老人,都大有來頭。
“有的是教授,有的是局長,就算是企業的,也都是大國企,一提就是一汽、哈藥六廠、中石化什么的。”老鄭說。
陸杰華分析,候鳥老年人群具有明顯的“體制內精英”色彩。根據調查,83.1%的候鳥老人退休前在國營企業、事業單位以及黨政軍機關工作;其中,職位為機關事業單位負責人的比例高達40.8%,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達到20.4%。
候鳥之愁:醫療養老服務不足
老家的朋友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卻能舒適地享受海風椰影,這讓不少候鳥老人頗感滿足。但是,看上去很美很瀟灑的候鳥養老模式,也有著它的軟肋——醫療養老服務上的欠缺。而這群候鳥老人恰恰是對醫療養老服務有較高剛性需求的人群。
老胡向記者抱怨,??诋數氐尼t療服務整體水平較差,醫生的技術水平比大城市低。有些當地民營醫院甚至會聘請候鳥老人中的退休醫生坐診。
聯合調查也顯示,醫療機構和資源不足是候鳥老人反映最強烈的問題。39.3%的候鳥老人認為在當地就醫“不方便”和“很不方便”;48.9%的候鳥老人認為醫院或康復中心是社區及周邊首先需要增加的配套設施。
此外,異地醫保結算需要墊資并且報銷手續繁瑣,也令候鳥老人深感麻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身體狀況不佳的老人選擇候鳥養老模式。
“(報銷)太折騰了。我一般頭疼腦熱的,就自己買點藥吃算了,能不去醫院就不去醫院。要是有什么大毛病,還真不敢在這里長待。”老鄭說。
調查發現,候鳥老人的增多,使得海南養老地產開發出現熱潮,但相應的醫療、商業、金融、電信等公共服務建設卻沒有跟上。許多打著“養老”、“養生”旗號的養老住宅缺乏配套服務,養老功能僅流于概念。
政府之憂:如何化解“半年經濟”
對于候鳥養老模式的出現和升溫,當地政府有些后知后覺。
據海南省一位官員私下介紹,剛開始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就發現房價在不停地漲,到后來人越來越多,有關部門才注意到。
陸杰華認為,海南省候鳥式養老模式始于民間自發,影響擴大后才受到社會關注,當地公共設施建設、社會治理和制度建設等遠遠落后于候鳥人群的增長速度,現有的人口服務管理體制還不適應候鳥老人的需要。
正因為此,在候鳥老人的承接上,“重房地產開發,輕公共服務供給”的問題比較突出。
由于候鳥老人購房主要集中在80平方米左右的中等戶型,導致當地房地產市場中小戶型銷得很快,但是大戶型往往賣不出去。
據一位知情人士介紹,為此相關部門曾經出過一個規定,禁止建中小戶型,只建大戶型,其實是希望不要來那么多來養老的人。而對一些所謂養老地產的開發商來說,往往只重視房子能不能賣出去,在相關配套公共服務上的用心很不夠。
整體上看,對于候鳥老人的到來,當地政府可謂喜憂參半。
從有利方面看,候鳥老人成為當地重要的房產買家,直接助推了房價,提升了市場熱度。候鳥老人的日常生活消費水平高于當地人群,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消費,增加了就業。
從不利方面看,候鳥老人的存在造成當地“半年經濟”的特點明顯,候鳥們在的半年,需求較強盛,候鳥們飛走后,需求又降下來。
菜價是個最直觀的反映。老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小區附近菜市場的菜價現在跟北京差不多,不過等到春節后人一走,菜價就明顯降下來了。
“半年經濟”的存在令當地政府有些苦惱,公共服務資源旺季不足,淡季閑置,按冬季配置養不起,按平時配置又會出現供應不足。
為此,陸杰華建議,海南省應制定休閑養生、養老產業和服務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把候鳥老人的服務和管理納入“十三五”規劃,同時加大公共服務建設力度,滿足本地人和候鳥老人的基本需求,并通過旅游產品開發和創新,縮小“半年經濟”落差。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很重要的是要改變理念,以開放、包容、提供服務的視角,來解決候鳥老人面臨的問題,最終才能得到一個雙贏的結果。”陸杰華說。
責任編輯:肖舒
- 快看!顯微鏡下的霧霾顆粒長這樣!2017-01-04
- 游輪受霧霾影響無法進港 兩千乘客跨年夜都上不了岸2017-01-03
- 泉州灣濕地萬羽齊飛候鳥密集度創新紀錄2017-01-03
- 京津冀在霧霾中跨年 用京六油品能否擺脫“霾伏”?2017-01-03
- 霧霾封路 回京高速再成“停車場”2017-01-03
- 受霧霾封路假期回京影響 京港澳高速堵成停車場(圖)2017-01-02
- 巴黎一個月三次霧霾 市長伊達爾戈呼吁限號出行2016-12-30
- 霧霾之下 如何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空氣凈化器?2016-12-28
- 遇霧霾訴政府賠償 小伙要求賠償鄭州出差期間的口罩購買費2016-12-27
- 遇霧霾訴政府賠償 90后小伙孫洪彬在“好空氣保衛俠”工作2016-12-27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康師傅五年市值蒸發900億港幣 方便面不行了?2017-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