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否了5家,兩個月內否了8家!年關將近,IPO被否企業案連續增多。
沒被否的企業過關也不輕松。今年以來除了18家企業IPO被否,還有50家企業在IPO排隊過程中被中止審查,78家企業被終止審查。
2016年3月以來,隨著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理念的深入踐行,A股IPO在日益完善的監管環境中穩步推進,過會企業也受到更為嚴格的審核,尤其是3月份以來,僅10月份未有企業被否,11月份和12月份被否企業數量更是大爆發。
這些年來,證監會推進政務公開透明化,每家排隊企業被否的原因發審委都昭告天下,以便排隊企業鑒往知來,提高IPO發審效率。路都指明了,被否的企業們可能真需要從自身找找原因。
總體數據顯示,IPO堰塞湖正在大幅緩解,“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企業情況”顯示:截至12月22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726家,其中,12月已過會40家,未過會68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36家,中止審查企業50家。終止審查企業78家。
2016年(截至12月29日)
過會企業
被否企業
當月大盤漲跌點數
12月
45
5
-147.79
11月
28
3
149.54
10月
12
0
95.79
9月
11
1
-80.79
8月
9
1
106.15
7月
26
1
49.73
6月
16
2
12.99
5月
13
3
-21.7
4月
15
1
-65.6
3月
25
1
315.94
2月
3
0
-49.62
1月
34
0
-801.58
先來詳細看一下2016年以來IPO被否企業的名單:
2016年
首發未通過企業
12月
武漢智訊創源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市金馬科技娛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碩人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陰潤瑪 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1月
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信諾傳播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巔峰智業旅游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10月
無
9月
克拉瑪依新科澳石油天然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8月
深圳萬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月
四川天邑康和 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6月
筑博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南航集團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5月
南京中油恒燃石油燃氣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科龍 建筑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西點藥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4月
邯鄲漢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月
上海錦和商業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月
無
1月
無
排隊企業如何錘煉自己才能達標?這就需從發審委會議對被否企業提出詢問的主要問題說起。這些詢問點出了IPO被否企業有哪些“命門”。
包括常見的關聯交易、專利技術和持續盈利能力等問題,排名前9位的問題分別是:
1.對關聯公司存在重大依賴
2.專利技術的權屬存在爭議或潛在糾紛
3.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4.發行期內經銷商數量變化較多
5.業務合規性問題
6.申報期間存在違法違規行為
7.經營模式發生重大變化
8.子公司情況不穩定,可能會對發行人產生不利影響
9.服務或產品品種所處市場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舉詳細案例來看,以12月9日未通過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2016年第75次發審委會議的中山市金馬科技娛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發審委會議就提出詢問多個主要問題:
一是報告期內,發行人與關聯方荔苑樂園、中山幻彩、天倫投資、古鎮云頂星河、長沙云頂星河等之間發生關聯交易。發行人與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關聯方多為業務上下游關系,且關聯方多為微利或虧損。
發審委會議要求中山市金馬科技娛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做6點說明:
1、進一步分析說明上述關聯交易的公允性、合理性、持續性:
2、說明上述關聯方銷售的毛利率與同期無關聯第三方銷售毛利率的差異率由負變正的主要原因;
3、說明未來發行人對上述關聯方是否具有收購計劃;
4、說明未來與其他方合作或單獨運營游樂園或主題公園的規劃及安排,是否未來自建自營或者收購除上述關聯方之外其他游樂園或主題公園;
3、進一步說明規范關聯方交易的承諾整改措施;若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違反承諾的相關規定,發行人有無有效保障措施;
6、說明減少關聯方交易后對經營業績的影響。
二是發行人在報告期內存在著由客戶的財務人員或其他相關自然人代客戶向發行人支付貨款的情形,其數額達千萬元,發行人代表需說明其合理性及必要性。保薦代表人需說明所履行的核查程序和核查結論。
類似問題在諸多IPO被否企業身上都能看到。長路漫漫好事多磨,企業排隊IPO不是一個可以輕松蒙混過關的過程。
除了上會被否,還有更多企業折戟被中止審查或終止審查。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四季度終止審查企業數量達42家,超過全年的一半,10月份更是以23家的終止審查數量居2016年月度終止審查數量最高。看來,在10月份IPO零被否的背后,許多企業也經歷了一番不尋常的歷程。
終止審查的企業涉及多方面原因:一是報告期業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二是報表項目異常變動,不能合理說明原因;三是未能回復審核中提出的問題;四是未及時更新申報材料,導致財務資料過期三個月自動終止;五是經營戰略及上市計劃調整;六是合規性問題未解決,影響發行條件等。
企業放棄上會走為上策總可以吧?不可以!如果存在“帶病申報”狀況,即使終止審查也難逃法律責任。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龍寶參茸是典型案例之一。雖然龍寶參茸在9月份終止審查,但此后因多個問題被追責,例如:報告期內野山參采購、銷售及期末余額與經營模式不匹配,同時,發行人招股說明書披露,目前人參、西洋參、冬蟲夏草價格都處于歷史上的高位,如果上述產品未來出現價格下降甚至降幅較大的情況,同時參茸產品市場需求的下滑導致上述產品銷量下降,則可能導致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出現下降,極端情況下不排除當年凈利潤下滑50%以上的可能;冬蟲夏草的銷售業務存在大幅下降的風險;存貨期末價值確定及向農戶等自然人采購原材料有待進一步核實等。
2016年10月底,龍寶參茸因涉嫌欺詐發行被正式立案調查。
對于終止審查后的嚴格追責,誠如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明確指出——
如果企業在申報時,通過粉飾財務報表、隱瞞或有債務、掩蓋真實情況等方式,意圖包裝上市,導致信息披露不真實、不準確、有遺漏乃至欺詐發行,則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信息披露真實性義務,發行人和負有責任的中介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主動撤回申請而終止行政許可審查,并不意味著上述法律責任的豁免,并不產生終止追究責任的法律效果。證監會在發行審核過程中,將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監管職責,重點關注在審企業是否存在“帶病申報”的問題。
不論是企業IPO申請過會被否,還是終止審查過程中被追責,專家都認為是一種有力的鞭策。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就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當前IPO被否是我國監管部門嚴格履行職責的外部體現,是我國提升金融監管的重要手段,是保護我國股市中小投資者的積極舉措。
小編認為,不要小看IPO被否案例連續增多的意義,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而言,這也意味著制度機制的逐步完善和有效執行,不論對A股的持續成長還是對中國經濟的健康轉型來說,都將有深遠的影響。IPO被否案例增多,事后追責案例頻現,恰好說明審核標準的嚴格不降,這是保證IPO發行和審核有效提速的重要制衡器。
券商人士表示:
新股發行和審核速度加快,一方面表明監管層正在根據市場情況適時疏解IPO排隊企業所形成的“堰塞湖”;另一方面也是在試圖向常規的IPO發審節奏回歸,提高發審效率。IPO的頻率和募資規模是監管層短期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提速減量表明監管層謹慎試探市場的承壓能力。而一個健康的市場理應承載相對合適的IPO募資規模,嚴苛的IPO審核則充分體現出監管層維護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的用心。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去年248家企業上市 匯頂科技實控人財富超200億元2017-01-03
- 愛奇藝再爆IPO傳聞 百度稱無上市時間表2016-12-26
- 美圖赴港IPO:市值359億港元 蔡文勝身價超200億2016-12-15
- 蘇州銀行IPO預披露現票據風險 涉訴金額達4.5億2016-12-06
- 曝美圖敲定IPO定價區間 每股8.50至9.60港元2016-11-28
- 財務表現落后 中源家居IPO懶到還用兩年前數據2016-11-14
- 證監會金融扶貧成果展開幕:貧困地區17家企業實現IPO2016-10-18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發改委和工信部日前批復31省鹽業體制改革方案2017-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