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1月7日至8日,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2017年要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積極穩妥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糧食經濟,組建跨區域、跨所有制的糧食企業集團,開展全產業鏈經營。
會議指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糧食流通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全國糧食系統要以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完善糧食宏觀調控體系,提升糧食流通現代化水平,加快糧食行業轉型升級,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重點要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第一,要切實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糧食工作的主線。繼續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進一步激活購銷主體,保障收購資金,做好防范風險的準備,防止出現大面積“賣糧難”。深入研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加快玉米“去庫存”,配合做好擴大燃料乙醇產量和使用區域工作,加大力度支持玉米加工轉化,加快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鼓勵多元主體收糧,鼓勵企業和農民多存糧,努力減少政策性庫存增量。切實增加有效供給,探索建立“優質優價”的糧食流通機制,引導農民調整糧食品種結構,推動糧食加工業改造提升,增加中高端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供應。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積極穩妥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糧食經濟,組建跨區域、跨所有制的糧食企業集團,開展全產業鏈經營。
第二,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推進糧食流通現代化。集中力量再用3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中央和地方兩級儲備管理的現代化,大力發展綠色儲糧、生態儲糧。著力提高行業信息化水平,積極實施“互聯網+糧食”,推進糧庫智能化、管理數字化、調控信息化、交易網絡化,尤其要加快構建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臺。著力推行“四散化”運輸,發展多式聯運,建設物流園區,打通重要節點,加快完善現代糧食物流體系。
第三,在深化改革中完善糧食的市場調控體系。完善糧情監測預警系統,健全涵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的全系統監測預警體系、預測預警數據模型和糧食安全決策支持系統。完善儲備糧吞吐調節機制,發揮好儲備糧的“調節器”“蓄水池”功能。探索形成市場化收購資金保障的長效機制。加強產銷區域銜接,促進區域間糧食供求平衡。建立糧食運輸協調機制。
第四,強化糧食市場監管推進依法管糧。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運用多種手段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糧食經營者信用機制。推動《糧食法》立法進程,加快修訂《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切實加強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工作組織領導,扎實做好各環節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
第五,牢牢守住糧食安全的風險底線。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化底線思維,牢牢守住確保不發生大面積“賣糧難”、確保儲糧安全、確保質量安全、確保不斷檔脫銷四條底線,及時有效化解行業風險。
會議要求,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要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在建設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打造廣覆蓋的糧食質量檢驗檢測網、建設智能糧庫、打通糧食物流節點、構建全國糧食電子交易平臺、完善兩級儲備協同運作機制、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等七個方面精準發力,帶動各項工作整體推進,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另一方面,會議全面總結2016年糧食流通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徐紹史充分肯定了2016年糧食流通工作取得的成效。他要求,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握好堅持糧食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動搖、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保持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三個方面,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深入謀劃、系統設計,統籌協調、扎實推進,深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有序推進糧食“去庫存”,全面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推動糧食行業培育發展新動能,堅持統籌融合業務黨務隊伍建設,持續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切實抓好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
會議認為,一年來,全國糧食系統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工作的決策部署,著力推進糧食流通各項工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努力。一是面對嚴重自然災害糧食流通運行平穩健康。全年各類糧食企業共收購糧食9200億斤。全年累計銷售政策性糧油1185億斤,同比增加216%。全國庫存糧情總體安全穩定。市場供應數量充足、質量良好、價格總體穩定。受災地區群眾和救災部隊的糧食供應得到有力保障。地方儲備糧增儲任務基本落實到位。二是“糧安工程”極大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近年來新建倉容1582億斤,其中2016年新建近200億斤,糧食現代倉儲體系基本形成。近年來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0.3億元支持建設糧食物流設施,形成了一批多功能糧食物流園區。行業信息化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糧食質量監測體系進一步健全。三是省長責任制強化了糧食安全的制度保障。各省區市政府都出臺了考核辦法,成立了考核工作領導小組,絕大部分省級政府下達了2016年糧食安全責任書。四是發展糧食產業經濟開拓了糧食流通工作的新空間。山東、湖北糧油加工業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河北、黑龍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南、廣東、四川等8省超過千億元。五是深化改革為糧食流通工作增添了新的動力。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目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取得新進展,2016年全國國有糧食企業實現統算盈利115億元。
此外,會議認為,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流通能力顯著提升為糧食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寬松環境,但糧食高庫存、供需結構的不匹配對糧食行業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嚴峻挑戰。從生產看,糧食生產連獲豐收,但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從流通看,糧食供應充足,但“高庫存、高進口、高成本”的“三高”壓力沉重;從消費看,城鄉居民糧食消費需求加快升級,但綠色優質糧油供給不足;從改革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但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遠;從開放看,國內外市場加速融合有利于我們利用國際資源,但外部壓力和挑戰也越來越大。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兩市小幅低開滬指跌0.18% 次新股板塊領跌2017-01-09
- 2017年多個領域改革將獲突破2017-01-03
- 廈門元旦假期明察暗訪公車封存 個別單位不規范2017-01-03
- 中央釋放的這些改革信號 將影響你的買房決定2016-12-26
- 12個城市將改革試點:五險一金將變四險一金2016-12-22
- 外交官也是人,他們的安全誰來保護2016-12-21
- 農產品價格、收儲制度、產權制度等改革將深入推進2016-12-21
- 馬正其一行來嵐調研 支持平潭商事制度各項改革工作2016-12-05
- 廈門自貿區推進“放管服” 改革走向深水區2016-11-30
- 福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動力2016-11-24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方便面銷售額跌回5年前 同期市值減逾900億港2017-0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