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金融頻道>金融觀察
      分享

      未獲監管批準“搶跑”的地方票交所、違規拆分收益權的金融資產交易場所、給垃圾債“洗白”的股權交易中心、對會員單位制造“暴富黑幕”的郵幣卡交易中心……各類地方交易所在過去一年里屢屢因負面事件見諸報端,瘋狂的亂象也引起監管的注意。

      在過去的一周時間內,監管部門密集“落板子”,對地方交易所開展清理整頓。1月9日證監會召開的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部際聯席會議,把一種最常見的詐騙手法進行了公示:有的交易所與發行人串通虛擬發行,引誘投資者高位接盤,隨后價格連續跌停,大量投資者被洗劫一空。而業內人士指出,明確地方交易所的權力邊界以及完善法律制度方面的建設迫在眉睫,否則僅靠一時的緊盯很難根治亂象。

      收藏品集合競價炒作

      去年9月,北京商報記者曾接到投資者報料,稱其被北京新視覺收藏文化有限公司哄騙,斥資110余萬元購買了“日收益3%、被一再承諾沒有任何風險”的郵票,然而卻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虧掉了56%的本金。這家公司是河北郵幣卡交易中心的會員單位。

      據投資者馬國強(化名)稱,2016年6月,河北郵幣卡交易中心下屬會員單位分析師助理閆某告訴馬國強,一只名為“第一屆女子足球錦標賽”的郵票可以獲得每天3%以上的收益,該票從開板200多元已經漲到800多元了,他們還可以輕松把該票拉到1000元以上的價格,并一再承諾沒有任何風險。

      在閆某的不斷推薦下,馬國強在河北郵幣卡交易中心開立了賬戶,以900元左右的價格購買了“第一屆女子足球錦標賽”。起初,該票也一直保持了每天3%左右的漲幅,馬國強也聽從建議再次買入該票,先后共投入110萬元。然而好景不長,7月1日起該票開始不斷跌停。其實,在下跌過程中該票曾出現過止跌,這個時候本可以割肉跑掉減少些損失,但是閆某繼續勸馬國強加倉,聲稱目前階段底部已形成,是蓄勢待發、低位吸籌的好機會。馬國強加倉后,換來的是又一輪的每日跌停。在下跌到500多元時,馬國強不顧閆某勸阻平掉了倉位,虧損62萬元,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本金虧掉56%。

      在隨后的調查中,一位從事郵幣卡交易的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個行業監管缺失嚴重,因為郵票屬于收藏品,其價格上漲的原理就是炒作,而炒作資金的來源就是“不斷被騙入局的散戶”。具體招攬散戶的人員,就是各郵幣卡公司的銷售員,這些人員的入職門檻普遍很低,只要學會一定的話術,通過QQ、微信等渠道“病毒式”散播信息招攬散戶投資,有的人員甚至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老師”。

      按照收藏品的炒作模式進行投資是合理的,問題在于很多銷售員在宣傳過程中,對投資者的風險告知并不到位,甚至胡亂進行收益保證,而郵幣卡的高杠桿風險往往是普通投資者根本認識不到的。上述從業人士介紹,對于這種情況,地方監管方面的監察力度明顯不足。公開資料也顯示,過去一年半內,全國多地都出現過投資郵幣卡導致血本無歸的事件,郵幣卡電子盤已被業內稱為“十入九虧的高風險游戲”。

      證監會聯席會議函件稱,一些交易場所在通過驗收后違規行為又“死灰復燃”,有的地方交易所甚至涉嫌非法證券期貨活動。這些平臺早期多從事石油、貴金屬交易,在國家加強打擊后,反而將非法交易品種擴大至郵幣、藝術品、茶葉等。部分以郵資票品、錢幣、磁卡為交易標的,或以珠寶玉石、茶葉、老酒等實物商品為交易對象的交易場所,也涉嫌違規組織類證券交易活動。

      交易所會員單位設“對賭局”

      與郵幣卡交易中心一樣,地方的大宗商品交易所也成為騙子的一個“集散地”。去年初,北京商報記者接觸到一位原油類投資者,該投資者曾在齊魯商品交易中心下屬208會員單位位于合肥的青島福乾坤商品經營有限公司開戶投資齊魯油交易,僅僅三天就虧損了近60萬元。

      無獨有偶,去年3月,北京石油交易所(以下簡稱“北油所”)交易的“現貨石油交易”黑幕被曝光,引發市場震動,眾多投資者被卷入現貨石油交易騙局。

      調查發現,這類騙局的路徑是:交易所成立電子交易平臺,發展會員單位,會員單位的指導“老師”們再發展投資者開戶。但是投資者不知道的是,他們的交易對手其實就是拉他們入局的會員單位。

      這些搭建所謂的“平臺”,打著現貨石油、黃金、白銀等交易的旗號,以高額回報忽悠不明真相的投資者進入,一邊誘騙投資者頻繁買賣以賺取巨額手續費,一邊違法違規與投資者進行對賭交易,使投資者血本無歸。投資者巨額虧損的背后,會員單位卻賺得“盆滿缽滿”。

      目前,大宗商品的交易所幾乎已經開遍全國。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介紹,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西部一些欠發達地區都已經開設了類似的區域性交易所,基于當地的特色資源,比如農產品、礦產、藥材等開展交易,這些品種比起貴金屬、原油等大宗商品交易的“常客”,正規投資渠道更少,投資者認識更不充分,因此往往更容易上當受騙。

      垃圾債包裝大本營

      違規的交易所類型并不止這些。不久前爆發的僑興債兌付風波,曾牽出俗稱“四板”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亂象,由于交易所不負責任的“背書”,投資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買到的是披著“理財產品”外衣的“垃圾債”。在聯席會議上,點名批評了部分股權交易場所違規上線私募債產生的兌付風險。

      有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區域性交易所開始將企業的私募債打造成資產包發行、拆分,再通過線上渠道完成募集。這一模式屬于非標準化的類資產證券化業務。簡單地說,區域交易所就是產品的“貨源”。

      有交易所人士介紹,在區域交易所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門檻極低,對發行人沒有凈資產和盈利能力的要求,只需由“推薦商”(因為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沒有承銷商制度)向交易所備案即可。交易所對報送材料只進行完備性審核,不對材料具體內容做實質性審核。同時,發行的債券不需要經過評級,這令很多中小企業趨之若鶩。

      在企業找到區域交易所發行私募債后,下一步就是交易所對債券進行包裝并銷售。根據相關規定,參與私募債券認購和轉讓的合格投資者,應是持牌的私募基金或者其他持牌金融機構,對個人投資者來說,投資公司私募債的門檻是個人金融資產達到300萬元。而互聯網金融機構和區域交易所則可以聯手繞開這個規定。據招財寶披露的信息顯示,該平臺曾發行的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旗下私募債權“15經開投債”,債權方發行人為地方融資平臺重慶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投資集團,每期發行規模僅200萬元,而認購門檻也僅1萬元。

      事實上,監管層對此也有所察覺。2015年9月,證監會下發《關于請加強對區域性股權市場與互聯網平臺合作銷售企業私募債行為監管的函》,就提到部分私募債借道“區域股權交易中心+互聯網平臺”進行“大拆小”的違規行為,變相擴大投資者范圍。

      除了上述情況,聯席會議函件還提到,一些金融資產交易場所將收益權等拆分轉讓變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開發行;部分地區盲目重復批設交易場所導致過多過濫;少數省市搶跑設立票據交易場所。可以看到,金交所、票交所以及“四板”市場等多類地方交易所都在通報中被點名。

      業內呼吁監管力度再加強

      新一輪交易所的整頓風暴就此拉開序幕。1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四板”市場的發展進一步明確了規范措施,提出“各省(區、市)和計劃單列市區域性股權市場由一家機構負責運營”等要求。

      有業內人士擔憂,當前的“資金荒”恐怕會加劇騙局的橫行。肖磊表示,在資金荒持續以及資本管制加強后,市場上資金有點毛了,股市等行情不好,很多資金沒有地方投,肯定要找機會找出口,于是各種交易所、各種騙子就多起來。

      如這一說法,正規的投資渠道沒有得到拓展,非法的渠道卻遍地開了花。上述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也介紹,以北京為例,各類交易場所有51家。“這就造成了問題,哪些能做企業的股權交易,哪些屬于證券市場,還是說只要叫證券市場就可以做證監會管理的證券業務?”該人士指出,因為證券業務風險很大,必須是持牌的機構才能做,沒有持牌的是不能做的。

      而橫向來看,各種各樣的交易所叢生,包括郵幣卡交易所、金融資產交易所、文化產業交易所等。上述人士表示,這樣就弄不清哪個交易所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這一點從國家的角度有必要明確。

      在模糊的制度下,地方交易所不僅“跨界”開展業務,業務范圍更是不甘局限在“一畝三分地”。肖磊介紹,如果地方交易所只能在本地開展業務,監管上肯定就好一些。但現在地方性交易所都在開展全國性的業務,客戶是全國性的,也因此出現很多投資者在受騙后先到公安報警,但公安也不知道誰管的尷尬情況。

      實際上,早在2011年,國務院就已經明確地方交易所“誰批誰管”的原則,清理整頓的職責由地方政府來履行。但在實際操作流程上卻帶有很強的不規范性,各地之間缺乏統一的監管規則。

      大量風險事件的爆發,讓市場對監管從嚴的呼聲越來越高。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劉澄表示,國家監管方面一直是偏行政式的,但沒有明確的相關法律,地方政府就打著金融改革的旗號隨便批。

      劉澄介紹,地方政府出于本地穩定融資的需求,設立區域性交易所是有必要的。但對于設立后出現的各種問題,監管一直沒有解決,是因為“一放就亂,一收就沒有活力了”。所以建議從“建立充滿競爭又充滿活力的金融體系”這個點出發,加大法制監管,明確地方交易所可以開展哪些活動,明確地方政府在發展區域經濟時哪些權力和規則是不能逾越的,以及地方政府對交易所監管的方向和重點,如何配合銀監會做好金融監管工作等。

      而在一些制度還沒有完善之前,受訪人士普遍建議,投資者在看到各類金融產品的宣傳信息時應理性思考,花言巧語下多半有陷阱,更不要有貪念。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亚洲xxxxxx|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