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20日發布時評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會以怎樣的速度前行,引人矚目。20日出爐的2016年中國經濟年報顯示,全年實現6.7%的增長。這一數據表明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運行區間,更顯示出中國經濟發展行穩致遠的氣質。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在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期,保持經濟運行穩定,至關重要。為此,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預期定為6.5%-7%,這是基于結構性改革的需要,基于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如今,從各項數據來看,2016年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物價指數溫和上漲2.0%,城鎮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增速同步,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行穩方能致遠。縱觀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低位徘徊,世界經濟面臨新的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環顧國內,民間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傳統制造業承壓,金融風險凸顯,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在如此復雜形勢下,無論與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都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自2009年以來連續第八年成為世界第一增長引擎。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穩中求進一直作為我國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分不開。
放眼2017年,全力保持經濟“穩”“進”態勢,并非易事。除了外部種種不確定因素,僅從國內來看,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金融風險有所積聚,部分地區困難增多等。然而,迎難而上是唯一的選擇。根據“十三五”規劃,確保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必須保持必要的增長速度。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更加切實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
擼起袖子加油干。新的一年,面對挑戰,既要堅定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心,也要有打陀螺般的技巧,穩扎穩打,才能讓經濟發展如同陀螺那樣平衡而快速地轉動,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布斯》專訪王健林:娛樂業在新興市場前景最好2017-01-22
- 達沃斯論壇 全球化的“中國方案”引共鳴2017-01-20
- 外媒評2016年中國經濟:表現超預期 受全球矚目2017-01-20
- 整頓地方交易所:地方交易所應該服務實體經濟2017-01-19
- 調查:特朗普保護主義政策是2017美經濟最大風險2017-01-19
- 福建:預計2017年GDP增速為8.5%2017-01-18
- 2017年財政赤字率或不低于3% 超過所謂國際警戒線2017-01-18
- 湖南投資:2016年凈利預增約2倍2017-01-17
- 2017年全省經濟運行分析第一次視頻會議召開2017-01-17
- 廈門特區建設35周年經濟發展成就2017-01-17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2.85萬億!交通運輸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2017-01-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