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中國海外投資翻倍增長的同時,中企海外并購被叫停和被取消的交易金額也呈現暴增的態勢。
據《金融時報》報道,2016年中國海外交易被取消的金額總數超過了750億美元,共有30多個對歐洲和美國企業的收購案因監管和外匯限制而被迫“流產”。2015年,被取消的交易金額約為100億美元。
即使受挫頻率明顯增加,但根據中國商務部1月16日發布的數據,2016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折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Baker & Mckenzie)和榮鼎咨詢(Rhodium)的分析則顯示,2016年中國對美國和歐洲的直接投資增加一倍多,創下9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62億元)的新紀錄。
國內監管收緊
專長在自貿區和跨境并購等領域的融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倪建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企海外并購受挫既有國內監管增強的原因,也有境外投資目的國限制和擔憂增加的原因。
“2016年下半年,國內對換匯出境的監管和限制明顯增強,現在都沒有放松的跡象。” 倪建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6年相關部門除了加強投資者在核心業務之外超過10億美元收購項目的審查外,還對土地、酒店、影視制作和娛樂資產等跨境交易新增了限制。安邦保險(Anbang Insurance)試圖以140億美元收購美國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Starwood Hotels and Resorts)但最終失敗就是案例之一。
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2017年很大部分的境外投資備案都可能不易通過。“2017年(海外并購)成交增長會很難。我們一些客戶的境外投資因不符合新的監管要求而暫時取消了投資意向。另外,也聽說已經簽了收購協議之類的企業,因為資金出境困難而流產。”對于2017年的海外并購前景,倪建林認為不太樂觀。
由于國內監管增強,《金融時報》報道稱,一名參與過中資跨境交易的人士認為,歐洲和美國的資產賣方越來越擔心與中國買家進行大型交易。另一名與中國內地買家打過交道的人也表示:“中國人越來越專業,但由于資本管制,賣方會優先考慮中國以外的潛在買家。”
被取消逾交易80%來自美國
隨著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外資產收購者,歐美市場對于中企的并購邀約態度也越來越謹慎。“國家安全”、“政府利益”等理由頻頻成為并購目的國加強審查和拒絕的理由。
據《金融時報》報道,2016年,總共有價值5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47元)的10筆美國并購交易被取消,相當于被取消總額(750億美元)的近80%。一家中資財團試圖以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5.8億元)收購荷蘭集團飛利浦(Philips)位于美國的照明設備分部,但遭到了美國財政部下屬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阻撓。在CFIUS的審查中,近幾年來中國一直是被審查數量最大的國家。
2016年,中國美的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案也引起了公眾的關注以及部分德國政客的警惕,后者試圖限制中企在德收購甚至借機游說歐盟推出并購審查體系。2016年,共計價值16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8億元)的20筆歐洲交易被取消,其中包括中國福建宏芯投資基金(FGC)擬6.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9.6億元)收購德國芯片制造商Aixtron一案。
雖然海外貿易保護主義的確存在抬頭趨勢,但普華永道歐洲并購合伙人王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所謂的國家安全審查在德國乃至歐盟都還是很寬的,跟美國形成強烈反差。”
以中國福建宏芯投資基金收購德國芯片制造商Aixtron為例,王煒說,該項目最終不是被德國政府否決,而是德國經濟部根據美國CFIUS關于國家安全的“新信息”收回了之前的“路條”,決定重新審核,最后中國投資者放棄了。
“從我個人的工作時間來說,現在正在啟動、推進,預計第三季度左右簽約、交割的項目進度正常,企業普遍認為對于戰略性產業并購,政府不會一刀切。”王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世界會有變化,德國、法國、意大利都會面臨國會和領導人大選,但對資本投資本國公司的開放態度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換句話說,他們有更急迫的事情要做。”
進入特朗普時代后,中美貿易摩擦將更加頻繁地成為主流聲音。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趨向保護主義,而外資政策目前還不明朗。倪建林認為,從特朗普競選時所說的和目前的舉措來看,應該也會從保護美國企業的利益出發。
“美國政府一直擔心中國企業通過并購獲取關鍵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領域、觸及所謂美國國家安全的資產。”倪建林建議,赴美投資的企業應該密切關注特朗普政府外資政策的新動向,對在某些敏感行業的投資能否通過CFIUS的審查保持足夠的審慎。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政協發言人:用經濟發展成績回應中國經濟“悲觀論”2017-03-02
- 美國商務部數據:去年四季度GDP增長1.9%2017-03-02
- 中國尚未實現“智”造 制造業轉型升級不能一蹴而就2017-03-02
- 美國阿拉斯加發生6.1級地震 歷史上的三次地震破壞力驚人2017-03-02
- 馬英九訪美躲不開“政治話題” 國民黨官員批其“軟弱”2017-03-02
- 報告顯示:中國涌現131家“獨角獸”企業2017-03-02
- 2016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2017-03-02
- 2016年度中國逾54萬人出國留學 44萬人來華留學2017-03-02
- 國際投資者“用腳投票”買入中國 防控金融風險成首要任務2017-03-02
- 投資移民中介閉口不談風險 知情人:移民的水很深2017-03-02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春節后開工率提高 中國2月PMI延續穩中有升態2017-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