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進入萬家時代,但市場仍相對低迷,掛牌企業融資面臨困境。在此背景下,利用股權質押融資成為掛牌公司的一項選擇。 Choice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新三板企業股權質押共進行3828次。這一數字是2015年的3.5倍。
不過,隨著股權質押增加,其積聚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據統計,截至2月21日,新三板市場已觸及平倉線或預警線的質押案例達到359起。其中,277起跌破平倉線,82起在預警線與平倉線之間徘徊。
股權質押飆升
2016年,新三板市場股權質押飆升。根據 東方財富 Choice數據統計,2016年以來,新三板共發生3828筆股權質押,而在2015年這個數字還停留在1046筆。股權質押筆數達到2015年的3.5倍多。即使考慮到2016年以來掛牌公司數量翻了一番,其質押規模同樣增長明顯。
股權質押融資火爆的背后,是新三板市場定增募資難度的激增。廣證恒生總經理袁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難題導致定增時投資者沒有參與積極性。從目前情況看,除小部分質地優良的企業融資比較順利外,大多數掛牌公司很難通過定增直接融資。在此環境下,掛牌公司進而將目光轉向股權質押。截至2月21日,根據Choice統計數據,目前約有1600億元股權被質押。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2016年以來,新三板市場發布定增預案的公司有3819家。其中,2840家公司完成定增,發行482.84億股,相當于2015全年的92%;實現融資2412.49億元,相當于2015全年的89%。如果考慮到掛牌企業數量大幅增長的情況,2016年新三板定增市場融資與2015年相比差距很大。這也意味著企業融資難度增加。
“反觀2015年全年的融資情況,彼時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為5129家,2016年掛牌企業數量比2015年增長了80%。與掛牌企業數量擴容速度相比,融資規模遠遠跟不上。” 盛景網聯 新三板研究院院長楊青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今有近2000家掛牌公司涉及股權質押,占掛牌公司總數的比重約為20%。而2015年僅有469家掛牌公司涉及股權質押,僅占當時掛牌公司總數的9%。值得注意的是,Choice的統計僅根據掛牌公司披露的公告,且只對持股5%以上的股東的股權質押情況進行。因此,新三板股權質押的實際規模應該更大。
從質押人類型分析,在上述3828筆股權質押中,接近五成的質押人為掛牌公司實際控制人。大部分掛牌企業大股東進行股權質押,都是為了通過短期質押獲得融資,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從質權方類型分析, 銀行 仍是最主要的質權方, 保險 、擔保、保理、小額貸款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是新三板股權質押的主要對象。根據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在上述3828次股權質押中,1326筆股權質押的質權方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其中包括保險、擔保、保理、小額貸款等;有1289筆質押的質權方為銀行。此外,非金融公司、自然人等其他機構也是新三板股權質押的重要質權方。
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董事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新三板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包容性,因此才得以迅速吸納超過萬家企業投身其中。然而,包容性也會帶來市場內部的分化,企業資質參差不齊,直接向銀行股權質押進行融資相對A股公司而言要困難得多,不少企業只能轉而尋求利息較高的小貸公司或者擔保公司。”
跌破平倉線頻現
伴隨著股權質押的增加,股權質押所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據統計,截至2月21日,已觸及平倉線或預警線的質押案例有359起。其中,277起跌破平倉線,82起在預警線與平倉線之間徘徊。當中質押占所持股份比重在80%以上的情況約有100起,這意味著質押股價接近預警線急需補倉時,可能無錢可補。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一位合伙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近年來中小企業的經營壓力巨大,應收賬款、計提壞賬等劇增。部分公司在大股東股權質押之前,土地、廠房機器,甚至專利等其他資產已悉數質押。個別公司大股東甚至在股權質押套現后失聯。
這也讓一些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吃了不少苦頭。如 楓盛陽 實際控制人劉金玲在股權質押補倉后仍然難逃爆倉風險,公司市值也出現大幅縮水。又如 ST哥侖步 原董事長兼實際控制人,將其持有的42%以上股權質押給第三方資產管理公司后套現跑路,導致質押權人難以追回借款。而東田藥業在股東質押股權后選擇終止掛牌,資金方就這樣被套。
明利股份 實控人廣西明利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1.56億股,分9次質押給 民生銀行 等進行融資,平倉線的最低值為1.12元/股(公司10送10股后,平倉線為0.56元/股).2016年12月23日,公司股價格最低下探至0.57元/股,逼近平倉線。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布關于公司董事增持股份的公告后,明利股份股價依然表現頹勢。2016年12月26日,明利股份公告因重大事項暫停轉讓。
質押風險須防范
新三板市場存在流動性較差、估值水平合理的情況,股權質押同樣也帶來問題重重。
袁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股權質押的風險主要包括:股價下跌如不能及時補倉,可能導致掛牌公司股權變更;對于質權人而言,如股價跌破補倉線,可能面臨質押標的物不能及時變現的風險。
相比A股市場,新三板目前流動性明顯不足。如果出現強制平倉的情況,質權人很難像在A股市場那樣順利對股權進行交易,從而保證資金安全性。
被質押的股票存在定價失真也是一大風險。在新三板市場,對于采用做市轉讓方式的掛牌企業,股價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價值。但由于做市商數量普遍不足,在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存在一定程度的定價失真。在股權質押過程中,定價是其中的關鍵環節,如果股價不能反映企業真正價值,無疑加重了股權質押的難度和風險。
對于如何避免股權質押帶來的風險?楊青介紹,股權質押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股權質押價格;風險成本線、平倉線和預警線;跌破預警線后補倉時間;股權質押股份數量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股權質押的期限。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章曦博士認為,對于質權人來說,防范風險的第一道防線是針對所質押股權的定價。股權質押的價格由兩方面因素決定:質押率以及每股價值。“質押率與股權的流動性和變現程度息息相關。流動性越高,質押率也越高。作為參考, 滬深300 指數成分股原則上不超過50%質押率,非 滬深300 指數成分股原則上不超過40%質押率, 創業板 股票原則上不超過30%質押率。因此,我們認為,原則上新三板做市公司股票質押率不應超過20%。對于流動性較高,股本較大的股權可以適當提高質押率;反之,則應當降低質押率。”章曦表示,對于每股價值,新三板做市交易的股權定價公允性不及A股市場,應綜合考慮近期做市成交價格以及發行價格。
質押期限方面,由于掛牌存在的不確定性較強,章曦建議盡量縮減質押期限,以一年以下為宜。統計數據顯示,在觸發警戒線或平倉線的277家企業中,質押期限大于一年的有169次,約占63%;質押期限介于半年與一年的有61次,約占23%。但從目前的情況看,質押期限大于一年的比例明顯增加。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實業”+“雙創”龍文制造“龍抬頭”2017-03-01
- 美國大師賽賠率:斯皮思仍最熱 福勒老米皆上漲2017-03-01
- 新三板萬家企業集中年審 近千家公司換會計所2017-02-28
- 小貸公司行業增速放緩 突破發展瓶頸需練好內功2017-02-28
- 廈門12家上市公司市值過百億 新興行業占比上升2017-02-28
- 新三板改革重點完善分層 做市商加速布局優質標的2017-02-28
- 從奧斯卡到A股IP投資潮:尋找“金手指”2017-02-28
- 百潤股份去年業績大跌六成 行業進入衰退期2017-02-28
- 塵埃落定!《中國好聲音》名稱判給荷蘭公司2017-02-28
- 堅持自主研發 快意電梯實現中國“創造”2017-02-27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春節后開工率提高 中國2月PMI延續穩中有升態2017-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