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業內獲悉,由商務部制定的《關于規范和促進拍賣行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經內部印發,將很快發布。
《意見》中首次提出將建立拍賣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服務失信“黑名單”等制度,首次明確了建立跨部門的拍賣管理工作機制。
《意見》還提出將拍賣行業的日常監管納入年度核查報告,研究發布不適合拍賣的標的指引,規范網絡拍賣活動等系列舉措。
作為內貿流通領域的重要部分,我國拍賣行業近年來穩步發展,其價格發現、公平交易等作用進一步顯現,已逐步成為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根據商務部全國拍賣管理信息系統統計,截至2015年12月,我國內地拍賣企業共有6831家,分支機構243家。2015年,拍賣行業成交總額為4635.2億元,在第三產業“其他服務業”生產總值中占比為3.54%,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為1.55%。
近年來,伴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拍賣行業也呈現出新的趨勢。從成交額來看,自2010年起,拍賣行業在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等因素影響下,經歷了成交額從2010年的6648.2億元到2013年的7001.7億元,再到2014年5556.4億元和2015年的4635.2億元,2016年延續了市場調整態勢。
在市場調整的同時,拍賣業務結構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股權債權、文物藝術品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拍賣業務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015年,涉及股權、債權、產權類的拍賣業務明顯增長,成交405.27億元,同比增幅40.01%。此外,網絡拍賣發展迅猛。
不過,拍賣行業在新形勢下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網絡拍賣發展迅速,行業監管不到位,不規范行為時有發生。正是基于拍賣行業出現的新的變化,作為我國拍賣行業的主管部門,商務部為進一步促進拍賣行業適應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健康、有序發展,制定了《意見》。
依據《意見》,將依法依規對拍假、假拍等各類違法違規經營進行治理,運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強化拍賣行業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和服務內容,查處各類違法拍賣活動。此外,完善對拍賣標的的監管。研究發布不適合以拍賣形式交易的拍賣標的指引。
《意見》明確,將健全企業資質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完善拍賣企業年度核查制度,將日常監管納入年度核查報告,每年3月底向商務部報送上一年度核查并將核查情況通報同級相關部門。此外,將拍賣網站經營情況納入網絡誠信評價體系,對網絡拍賣活動建立政府監管、行業協會自律、大眾監督的綜合監管模式。
建立行業誠信體系也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商務部將統一歸集企業信用信息,依法公示。建立拍賣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服務失信“黑名單”等制度,支持、引導第三方機構開展拍賣企業服務信用評價,定期發布信用經營企業和標準化達標企業。逐步實施拍賣企業分類管理,將拍賣企業違規失信紀錄作為行業管理的重要依據之一。
此外,《意見》中還明確提出要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具體包括鼓勵拍賣企業開展農產品和機動車等新興領域拍賣業務,引導傳統拍賣與新技術的融合,推動“拍賣+互聯網”建設,進一步拓展拍賣行業發展的新空間等。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互聯網技術逐步完善和使用環境日益成熟,拍賣行業正面臨能否運用網絡技術拓展傳統拍賣方式、提升拍賣行業服務水平的機遇和挑戰,網絡拍賣也將逐漸成為重要的拍賣方式之一。拍賣業與新技術的融合,將有利于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拍賣+互聯網”新模式、新價值,拓展拍賣業發展和服務的新空間。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商務部:推動農產品、農村工業品、農村旅游等電商化2017-03-02
- 商務部回應抵制樂天 孫繼文:已注意到中國網民的情緒2017-03-02
- 教育部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意見2017-02-23
- 福建這65萬“老賴”要小心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2017-02-22
- 福建推出12類措施懲治失信行為 老賴高消費受限2017-02-21
- 聚焦“人才新政” 優化人才生態2017-02-17
- 福建重拳懲治嚴重失信者 將限制出境限購不動產2017-02-15
- 四自貿試驗區去年吸收外資879.6億2017-02-10
- 國辦印發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意見重點任務2017-02-07
- 美將對中國產大型洗衣機征收反傾銷稅2017-02-02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春節后開工率提高 中國2月PMI延續穩中有升態2017-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