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相繼披露了2016年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減稅數據。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上海、廣東、北京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6年全年營改增減稅總規模達到5225億元。其中上海市營改增減稅規模居各省之首,達到840億元,廣東和北京減稅規模也都超過600億元,分別位居二三位。
這意味著營改增減稅已經達到5000多億元的預期目標,而且實現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承諾。
2017年營改增仍然是減稅最大的舉措,今年營改增減稅規模有可能達到7000億元。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此前透露,下一步增值稅將進一步改革,包括簡并4檔增值稅稅率,優化繁多的增值稅優惠政策,完善政策來應對營改增出現的新問題等。
減稅超預期
去年5月1日,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最后四大行業納入營改增,標志著營改增全面推開。
作為本屆政府最大的減稅舉措,當時官方預計全國減稅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份營改增帶來的整體減稅已達到4699億元。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各地國稅局披露的減稅數據,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減稅總規模已經達到5225億元。全國5000多億元的減稅目標已經實現。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營改增的減稅效果很明顯,減稅規模也與官方預期一致,甚至超過預期。
從各地營改增減稅數據來看,上海減稅規模最大,達到840億元。廣東位列第二,減稅達673億元。北京緊隨其后,減稅約641億元。江蘇省營改增減稅約470億元。浙江、山東、四川減稅規模在300億元左右。
胡怡建表示,從各地減稅數據來看,上海減稅力度比較大,這與它行業特征、企業規模相關。
廣東省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金木近日在調研中表示,營改增實施以來,原測算廣東全年減稅約為570億元,據2016年12月的統計數據,實際減了673億元,超出預期逾百億元。
不少大企業也實實在在收到了營改增減稅大紅包。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近日公開表示,“營改增給格力電器帶來了10多億元的‘減稅大禮包’。”
她稱,雖然格力電器屬于制造業,并不在去年全面推開的四個試點行業中,但由于改革打通了上下游的抵扣環節,企業所有不動產建設、安裝費用和住宿費等可以納入抵扣范圍,2016年,增加的進項抵扣稅額使企業少繳稅近4億元。2013年8月至今,營改增帶來的減稅額達到了5.82億元,企業稅收成本降低1.2個百分點。
不到一年,麥當勞稅負由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前的4.9%降至2016年底的0.6%,減稅金額達4.5億元,對集團年化凈利潤的貢獻金額超過8億元。
胡怡建表示,此次納入營改增的四大行業中,包括餐飲業的生活服務業減稅幅度最大。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去年5月~11月營改增四大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下降14.7%,其中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29.85%,金融業稅負下降14.72%,房地產業稅負下降7.9%,建筑業稅負下降3.75%。
人民日報援引專家觀點稱,2017年營改增減稅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有可能達到7000億元。因為去年營改增全面推開是在5月份,時間只有8個月。2017年則是一整年,四大行業減稅存在翹尾因素,不動產納入抵扣也有翹尾因素。兩個“尾巴”一翹,全年減稅5000億元就打不住了。
改革進行時
營改增已經實現了5000億元減稅目標,并確保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不過,由于增值稅特殊的抵扣機制,受投資周期、資本構成、管理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影響,全國仍有16萬戶納稅人營改增后稅負有所上升。
這已經引起了財政部和稅務總局高度關注。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對營改增后稅負增加特別是增加比較明顯的企業,我們將給予高度關注,設身處地為企業的發展著想,從政策完善、服務優化、以及幫助企業完善內部管理上多下功夫。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也于近期表示,依托部際聯席會議機制,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建立信息共享的平臺,廣泛搜集各方面對營改增試點的意見和建議,適時開展第三方評估工作,全面梳理和評估營改增試點運行效果,不斷完善試點制度安排。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為了降低企業稅負,規范實務操作,營改增相關政策正在不斷完善中,僅去年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布各類營改增政策補丁約40項。
胡怡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營改增擴圍工作已經完成,下一步是在營改增過渡期完成后,統一增值稅稅率和優化現有優惠政策。
增值稅目前有17%、13%、11%、6%四檔稅率,稅率檔次過多,實際操作中企業類似業務適用不同稅率,不利于公平競爭。但為了減輕企業稅負,確保5月1日營改增全面順利推開,財政部沒有簡并稅率。
為了減輕企業負擔,營改增后把過去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平移到增值稅,優惠政策繁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企業經營行為。
史耀斌在去年底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稱,今后要根據經濟的發展、改革的需要、增值稅立法的要求進一步改革,比如簡并增值稅稅率檔次,進一步優化稅收優惠政策,既提高稅收優惠的力度和效應,又避免對企業的經營行為產生扭曲,也避免偷稅漏稅的現象出現。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曹宇:P2P網貸行業風險的整體水平正在下降2017-03-02
- 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我國科技企業“走出去”亮點頻現2017-03-02
- 報告顯示:中國涌現131家“獨角獸”企業2017-03-02
- IPO核查風暴再度來襲 貧困縣項目成關注重點2017-03-02
- 關鍵性工業領域成網絡威脅重災區2017-03-02
- 泉州制造業企業節后用工觀察:弱平衡下的新氣象2017-03-02
- 2017年兩會熱點前瞻 六大熱點話題年年提及2017-03-02
- 福州全市檢察機關護航非公經濟發展2017-03-02
- 50家企業將入駐濱海新城留學生創業園2017-03-02
- 北京小學入學政策4月公布 入學年齡松綁可能性不大2017-03-01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春節后開工率提高 中國2月PMI延續穩中有升態2017-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